项目名称 |
|||||||||||||||||||||||||||||||||||||||||||||||||||||||||||||||||||||||||||||||||||||||||||||||||||||||||||||||||||||||||||||||||||||||||||||||||||||||||||||||||||||||||||||||||||||||||||||||||||||||||||||||||||||||||||||||||||||||||||||||||||||||||||||||||||||||||||||||||||||||||||||||||||||||||||||||||||||||||||||||||||||||||||||||||||||||||||||||||||||||||||||||||||||||||||||||||||||||||||||||||||||||||||||||||||||||||||||||||||||||||||||||||||||||||||||||||||||||||||||||||||||||||||||||||||||||||||||||||||||||||||||||||||||||||||||||||||||||||||||||||||||||||||||||||||||||||||||||||||||||||||||||||||||||||||||||||||||||||||||||||||||||||||||||||||||||||
建设单位 |
|||||||||||||||||||||||||||||||||||||||||||||||||||||||||||||||||||||||||||||||||||||||||||||||||||||||||||||||||||||||||||||||||||||||||||||||||||||||||||||||||||||||||||||||||||||||||||||||||||||||||||||||||||||||||||||||||||||||||||||||||||||||||||||||||||||||||||||||||||||||||||||||||||||||||||||||||||||||||||||||||||||||||||||||||||||||||||||||||||||||||||||||||||||||||||||||||||||||||||||||||||||||||||||||||||||||||||||||||||||||||||||||||||||||||||||||||||||||||||||||||||||||||||||||||||||||||||||||||||||||||||||||||||||||||||||||||||||||||||||||||||||||||||||||||||||||||||||||||||||||||||||||||||||||||||||||||||||||||||||||||||||||||||||||||||||||||
法人代表 |
Siew Kum-Fong |
联系人 |
袁安春 |
||||||||||||||||||||||||||||||||||||||||||||||||||||||||||||||||||||||||||||||||||||||||||||||||||||||||||||||||||||||||||||||||||||||||||||||||||||||||||||||||||||||||||||||||||||||||||||||||||||||||||||||||||||||||||||||||||||||||||||||||||||||||||||||||||||||||||||||||||||||||||||||||||||||||||||||||||||||||||||||||||||||||||||||||||||||||||||||||||||||||||||||||||||||||||||||||||||||||||||||||||||||||||||||||||||||||||||||||||||||||||||||||||||||||||||||||||||||||||||||||||||||||||||||||||||||||||||||||||||||||||||||||||||||||||||||||||||||||||||||||||||||||||||||||||||||||||||||||||||||||||||||||||||||||||||||||||||||||||||||||||||||||||||||||||||||
通讯地址 |
江苏省太仓市浏家港飞马路1号 |
||||||||||||||||||||||||||||||||||||||||||||||||||||||||||||||||||||||||||||||||||||||||||||||||||||||||||||||||||||||||||||||||||||||||||||||||||||||||||||||||||||||||||||||||||||||||||||||||||||||||||||||||||||||||||||||||||||||||||||||||||||||||||||||||||||||||||||||||||||||||||||||||||||||||||||||||||||||||||||||||||||||||||||||||||||||||||||||||||||||||||||||||||||||||||||||||||||||||||||||||||||||||||||||||||||||||||||||||||||||||||||||||||||||||||||||||||||||||||||||||||||||||||||||||||||||||||||||||||||||||||||||||||||||||||||||||||||||||||||||||||||||||||||||||||||||||||||||||||||||||||||||||||||||||||||||||||||||||||||||||||||||||||||||||||||||||
联系电话 |
|
传真 |
- |
邮政编码 |
215400 |
||||||||||||||||||||||||||||||||||||||||||||||||||||||||||||||||||||||||||||||||||||||||||||||||||||||||||||||||||||||||||||||||||||||||||||||||||||||||||||||||||||||||||||||||||||||||||||||||||||||||||||||||||||||||||||||||||||||||||||||||||||||||||||||||||||||||||||||||||||||||||||||||||||||||||||||||||||||||||||||||||||||||||||||||||||||||||||||||||||||||||||||||||||||||||||||||||||||||||||||||||||||||||||||||||||||||||||||||||||||||||||||||||||||||||||||||||||||||||||||||||||||||||||||||||||||||||||||||||||||||||||||||||||||||||||||||||||||||||||||||||||||||||||||||||||||||||||||||||||||||||||||||||||||||||||||||||||||||||||||||||||||||||||||||||||
建设地点 |
江苏省太仓市浏家港飞马路1号 |
||||||||||||||||||||||||||||||||||||||||||||||||||||||||||||||||||||||||||||||||||||||||||||||||||||||||||||||||||||||||||||||||||||||||||||||||||||||||||||||||||||||||||||||||||||||||||||||||||||||||||||||||||||||||||||||||||||||||||||||||||||||||||||||||||||||||||||||||||||||||||||||||||||||||||||||||||||||||||||||||||||||||||||||||||||||||||||||||||||||||||||||||||||||||||||||||||||||||||||||||||||||||||||||||||||||||||||||||||||||||||||||||||||||||||||||||||||||||||||||||||||||||||||||||||||||||||||||||||||||||||||||||||||||||||||||||||||||||||||||||||||||||||||||||||||||||||||||||||||||||||||||||||||||||||||||||||||||||||||||||||||||||||||||||||||||||
立项审批部门 |
- |
批准文号 |
太港管投备 [2018]8号 |
||||||||||||||||||||||||||||||||||||||||||||||||||||||||||||||||||||||||||||||||||||||||||||||||||||||||||||||||||||||||||||||||||||||||||||||||||||||||||||||||||||||||||||||||||||||||||||||||||||||||||||||||||||||||||||||||||||||||||||||||||||||||||||||||||||||||||||||||||||||||||||||||||||||||||||||||||||||||||||||||||||||||||||||||||||||||||||||||||||||||||||||||||||||||||||||||||||||||||||||||||||||||||||||||||||||||||||||||||||||||||||||||||||||||||||||||||||||||||||||||||||||||||||||||||||||||||||||||||||||||||||||||||||||||||||||||||||||||||||||||||||||||||||||||||||||||||||||||||||||||||||||||||||||||||||||||||||||||||||||||||||||||||||||||||||||
建设性质 |
技改 |
行业类别 及代码 |
[C2662]专项化学用品制造 |
||||||||||||||||||||||||||||||||||||||||||||||||||||||||||||||||||||||||||||||||||||||||||||||||||||||||||||||||||||||||||||||||||||||||||||||||||||||||||||||||||||||||||||||||||||||||||||||||||||||||||||||||||||||||||||||||||||||||||||||||||||||||||||||||||||||||||||||||||||||||||||||||||||||||||||||||||||||||||||||||||||||||||||||||||||||||||||||||||||||||||||||||||||||||||||||||||||||||||||||||||||||||||||||||||||||||||||||||||||||||||||||||||||||||||||||||||||||||||||||||||||||||||||||||||||||||||||||||||||||||||||||||||||||||||||||||||||||||||||||||||||||||||||||||||||||||||||||||||||||||||||||||||||||||||||||||||||||||||||||||||||||||||||||||||||||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2017 |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依托现有 |
||||||||||||||||||||||||||||||||||||||||||||||||||||||||||||||||||||||||||||||||||||||||||||||||||||||||||||||||||||||||||||||||||||||||||||||||||||||||||||||||||||||||||||||||||||||||||||||||||||||||||||||||||||||||||||||||||||||||||||||||||||||||||||||||||||||||||||||||||||||||||||||||||||||||||||||||||||||||||||||||||||||||||||||||||||||||||||||||||||||||||||||||||||||||||||||||||||||||||||||||||||||||||||||||||||||||||||||||||||||||||||||||||||||||||||||||||||||||||||||||||||||||||||||||||||||||||||||||||||||||||||||||||||||||||||||||||||||||||||||||||||||||||||||||||||||||||||||||||||||||||||||||||||||||||||||||||||||||||||||||||||||||||||||||||||||
总投资 (万元) |
5800 |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
140 |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
2.41% |
||||||||||||||||||||||||||||||||||||||||||||||||||||||||||||||||||||||||||||||||||||||||||||||||||||||||||||||||||||||||||||||||||||||||||||||||||||||||||||||||||||||||||||||||||||||||||||||||||||||||||||||||||||||||||||||||||||||||||||||||||||||||||||||||||||||||||||||||||||||||||||||||||||||||||||||||||||||||||||||||||||||||||||||||||||||||||||||||||||||||||||||||||||||||||||||||||||||||||||||||||||||||||||||||||||||||||||||||||||||||||||||||||||||||||||||||||||||||||||||||||||||||||||||||||||||||||||||||||||||||||||||||||||||||||||||||||||||||||||||||||||||||||||||||||||||||||||||||||||||||||||||||||||||||||||||||||||||||||||||||||||||||||||||||||||
评价经费 (万元) |
- |
预期投产 日期 |
2019年12月 |
||||||||||||||||||||||||||||||||||||||||||||||||||||||||||||||||||||||||||||||||||||||||||||||||||||||||||||||||||||||||||||||||||||||||||||||||||||||||||||||||||||||||||||||||||||||||||||||||||||||||||||||||||||||||||||||||||||||||||||||||||||||||||||||||||||||||||||||||||||||||||||||||||||||||||||||||||||||||||||||||||||||||||||||||||||||||||||||||||||||||||||||||||||||||||||||||||||||||||||||||||||||||||||||||||||||||||||||||||||||||||||||||||||||||||||||||||||||||||||||||||||||||||||||||||||||||||||||||||||||||||||||||||||||||||||||||||||||||||||||||||||||||||||||||||||||||||||||||||||||||||||||||||||||||||||||||||||||||||||||||||||||||||||||||||||||
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等): 详见第2页“原辅材料及主要设备”。 |
|||||||||||||||||||||||||||||||||||||||||||||||||||||||||||||||||||||||||||||||||||||||||||||||||||||||||||||||||||||||||||||||||||||||||||||||||||||||||||||||||||||||||||||||||||||||||||||||||||||||||||||||||||||||||||||||||||||||||||||||||||||||||||||||||||||||||||||||||||||||||||||||||||||||||||||||||||||||||||||||||||||||||||||||||||||||||||||||||||||||||||||||||||||||||||||||||||||||||||||||||||||||||||||||||||||||||||||||||||||||||||||||||||||||||||||||||||||||||||||||||||||||||||||||||||||||||||||||||||||||||||||||||||||||||||||||||||||||||||||||||||||||||||||||||||||||||||||||||||||||||||||||||||||||||||||||||||||||||||||||||||||||||||||||||||||||||
水及能源消耗量 |
|||||||||||||||||||||||||||||||||||||||||||||||||||||||||||||||||||||||||||||||||||||||||||||||||||||||||||||||||||||||||||||||||||||||||||||||||||||||||||||||||||||||||||||||||||||||||||||||||||||||||||||||||||||||||||||||||||||||||||||||||||||||||||||||||||||||||||||||||||||||||||||||||||||||||||||||||||||||||||||||||||||||||||||||||||||||||||||||||||||||||||||||||||||||||||||||||||||||||||||||||||||||||||||||||||||||||||||||||||||||||||||||||||||||||||||||||||||||||||||||||||||||||||||||||||||||||||||||||||||||||||||||||||||||||||||||||||||||||||||||||||||||||||||||||||||||||||||||||||||||||||||||||||||||||||||||||||||||||||||||||||||||||||||||||||||||||
名称 |
消耗量 |
名称 |
消耗量 |
||||||||||||||||||||||||||||||||||||||||||||||||||||||||||||||||||||||||||||||||||||||||||||||||||||||||||||||||||||||||||||||||||||||||||||||||||||||||||||||||||||||||||||||||||||||||||||||||||||||||||||||||||||||||||||||||||||||||||||||||||||||||||||||||||||||||||||||||||||||||||||||||||||||||||||||||||||||||||||||||||||||||||||||||||||||||||||||||||||||||||||||||||||||||||||||||||||||||||||||||||||||||||||||||||||||||||||||||||||||||||||||||||||||||||||||||||||||||||||||||||||||||||||||||||||||||||||||||||||||||||||||||||||||||||||||||||||||||||||||||||||||||||||||||||||||||||||||||||||||||||||||||||||||||||||||||||||||||||||||||||||||||||||||||||||||
水(吨/年) |
22 |
燃油(吨/年) |
- |
||||||||||||||||||||||||||||||||||||||||||||||||||||||||||||||||||||||||||||||||||||||||||||||||||||||||||||||||||||||||||||||||||||||||||||||||||||||||||||||||||||||||||||||||||||||||||||||||||||||||||||||||||||||||||||||||||||||||||||||||||||||||||||||||||||||||||||||||||||||||||||||||||||||||||||||||||||||||||||||||||||||||||||||||||||||||||||||||||||||||||||||||||||||||||||||||||||||||||||||||||||||||||||||||||||||||||||||||||||||||||||||||||||||||||||||||||||||||||||||||||||||||||||||||||||||||||||||||||||||||||||||||||||||||||||||||||||||||||||||||||||||||||||||||||||||||||||||||||||||||||||||||||||||||||||||||||||||||||||||||||||||||||||||||||||||
电(千瓦时/年) |
307.84万 |
燃气(标立方米/年) |
- |
||||||||||||||||||||||||||||||||||||||||||||||||||||||||||||||||||||||||||||||||||||||||||||||||||||||||||||||||||||||||||||||||||||||||||||||||||||||||||||||||||||||||||||||||||||||||||||||||||||||||||||||||||||||||||||||||||||||||||||||||||||||||||||||||||||||||||||||||||||||||||||||||||||||||||||||||||||||||||||||||||||||||||||||||||||||||||||||||||||||||||||||||||||||||||||||||||||||||||||||||||||||||||||||||||||||||||||||||||||||||||||||||||||||||||||||||||||||||||||||||||||||||||||||||||||||||||||||||||||||||||||||||||||||||||||||||||||||||||||||||||||||||||||||||||||||||||||||||||||||||||||||||||||||||||||||||||||||||||||||||||||||||||||||||||||||
燃煤(吨/年) |
- |
蒸汽(吨/ 年) |
7067 |
||||||||||||||||||||||||||||||||||||||||||||||||||||||||||||||||||||||||||||||||||||||||||||||||||||||||||||||||||||||||||||||||||||||||||||||||||||||||||||||||||||||||||||||||||||||||||||||||||||||||||||||||||||||||||||||||||||||||||||||||||||||||||||||||||||||||||||||||||||||||||||||||||||||||||||||||||||||||||||||||||||||||||||||||||||||||||||||||||||||||||||||||||||||||||||||||||||||||||||||||||||||||||||||||||||||||||||||||||||||||||||||||||||||||||||||||||||||||||||||||||||||||||||||||||||||||||||||||||||||||||||||||||||||||||||||||||||||||||||||||||||||||||||||||||||||||||||||||||||||||||||||||||||||||||||||||||||||||||||||||||||||||||||||||||||||
废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 技改项目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后期雨水及清下水经雨水管网收集后就近排入水体;初期雨水及地面冲洗水557t/a经厂区现有含油废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1中B等级标准要求后,经规范化排污口接管排入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
|||||||||||||||||||||||||||||||||||||||||||||||||||||||||||||||||||||||||||||||||||||||||||||||||||||||||||||||||||||||||||||||||||||||||||||||||||||||||||||||||||||||||||||||||||||||||||||||||||||||||||||||||||||||||||||||||||||||||||||||||||||||||||||||||||||||||||||||||||||||||||||||||||||||||||||||||||||||||||||||||||||||||||||||||||||||||||||||||||||||||||||||||||||||||||||||||||||||||||||||||||||||||||||||||||||||||||||||||||||||||||||||||||||||||||||||||||||||||||||||||||||||||||||||||||||||||||||||||||||||||||||||||||||||||||||||||||||||||||||||||||||||||||||||||||||||||||||||||||||||||||||||||||||||||||||||||||||||||||||||||||||||||||||||||||||||||
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 无。
|
|||||||||||||||||||||||||||||||||||||||||||||||||||||||||||||||||||||||||||||||||||||||||||||||||||||||||||||||||||||||||||||||||||||||||||||||||||||||||||||||||||||||||||||||||||||||||||||||||||||||||||||||||||||||||||||||||||||||||||||||||||||||||||||||||||||||||||||||||||||||||||||||||||||||||||||||||||||||||||||||||||||||||||||||||||||||||||||||||||||||||||||||||||||||||||||||||||||||||||||||||||||||||||||||||||||||||||||||||||||||||||||||||||||||||||||||||||||||||||||||||||||||||||||||||||||||||||||||||||||||||||||||||||||||||||||||||||||||||||||||||||||||||||||||||||||||||||||||||||||||||||||||||||||||||||||||||||||||||||||||||||||||||||||||||||||||||
原辅材料及主要设备: 1、原辅材料 技改项目主要原辅材料消耗见表1。 表1 技改项目主要原辅材料表
技改项目主要原辅材料理化性质见表2。 表2 主要原辅材料的理化性质
2、主要设备 技改项目储罐设置及设备情况见表3。 表3 技改项目储罐设置及设备情况表
表4 技改后全厂主要生产设备表
|
|||||||||||||||||||||||||||||||||||||||||||||||||||||||||||||||||||||||||||||||||||||||||||||||||||||||||||||||||||||||||||||||||||||||||||||||||||||||||||||||||||||||||||||||||||||||||||||||||||||||||||||||||||||||||||||||||||||||||||||||||||||||||||||||||||||||||||||||||||||||||||||||||||||||||||||||||||||||||||||||||||||||||||||||||||||||||||||||||||||||||||||||||||||||||||||||||||||||||||||||||||||||||||||||||||||||||||||||||||||||||||||||||||||||||||||||||||||||||||||||||||||||||||||||||||||||||||||||||||||||||||||||||||||||||||||||||||||||||||||||||||||||||||||||||||||||||||||||||||||||||||||||||||||||||||||||||||||||||||||||||||||||||||||||||||||||||
工程内容及规模(不够时可附另页): 1、项目概况 埃克森美孚(太仓)石油有限公司位于太仓港区化工园区飞马路1号。公司主要从事生产、制造、调配润滑油、润滑脂,相关石化产品的加工及上述自产产品的销售;管理和经营公司自有的石油化工码头;承接基础油与添加剂、润滑油、润滑脂的贮存以及其他相关业务。目前年产润滑油成品57.6万吨/年(其中调配生产56.8万吨/年,灌装、周转8000吨/年)。公司现有员工240人,工作时间为年工作300天,四班三运转制,设备年运行时数为7200小时;公司于1996年建成年产润滑油19.9万吨/年的生产规模;于1998年5月12日通过苏州市环保局验收。2007年埃克森美孚(太仓)石油公司投资887万美元,扩大生产规模,新增产量8.5万吨/年,分别于2007年5月和2012年12月通过审批和验收。2013年埃克森美孚决定再次投资4850万美金,将太仓工厂的润滑油年生产能力由原来的28.4万吨/年提升至56.8万吨/年,并于2013年6月通过审批,现已建设完成,目前正在组织验收。2017年埃克森美孚投资860万美元建设“购置1L灌装线、成品润滑油储罐,年灌装、周转储存8000吨润滑油的扩建技术改造项目”,该项目于2017年6月29日通过审批,目前已建设完成,正在调试中,待调试完成后,组织验收。 目前,由于部分润滑油产品配方改变和基础油船装量增大,以及减少对外储罐租赁的需求,需要新增原辅材料及产品储罐。故企业拟投资5800万元,在现有厂区内建设基础油储罐、添加剂储罐、成品油储罐及配套用房项目。在本次基础油、添加剂、润滑油储罐增加的同时,相应的现有项目各类储罐的储存量有所减少。同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对目前的部分产品生产工艺加以改进,即先将固体添加剂与基础油混合生成润滑油中间产品后,再用于调配成品。该过程生产润滑油中间产品27000吨/年。本项目建成后,不新增产品产能。 技改项目不新增员工,不设浴室,不提供住宿,食堂不设灶头,职工就餐采用外购代加工餐食。 2、产业政策 技改项目属于[C2662] 专项化学用品制造,已取得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备案证号:太港管投备 [2018]8号。建设项目不属于《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及《关于修改<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部分条目的通知》(苏经信产业[2013]183号)中“中淘汰类和限制类项目;不属于《苏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苏府[2007]129号文)和《苏州市当前限制和禁止供地项目目录》中禁止和限制项目;不属于《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禁止和限制项目,也不属于《江苏省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3年本)》和《江苏省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3年本)》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禁止和限制的产业,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 3、与规划的相符性 (1)用地相符性分析 本项目为技改项目,是基础油储罐、添加剂储罐、润滑油中间产品预混罐项目,不新增用地,位于太仓港区化工园区埃克森美孚(太仓)石油有限公司内,符合沿江开发总体规划要求。太仓港区化工园区东至长江江堤,南至虹桥路-石化路-大沙河-新港河-华苏路-东方路(西延段),西至滨江路-滨洲路-新春路-玖龙大道-滨湖路-花莆河平行东移500米一线,北至杨林塘。埃克森美孚(太仓)石油有限公司位于太仓港区化工园区内。 (2)与太仓港区化工园区规划审查意见相符性应分析 根据《太仓港区化工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审查意见,该化工园区的产业定位为日用化学品制造、专项化学品制造、生物医药制造及化工仓储物流。项目增加中间产品预混过程,增加基础油、添加剂、润滑油以及危险化学品储存对现有润滑油生产进行技改,符合太仓港区化工园区专项化学品制造的产业规划要求。目前,太仓港区化工园区规划跟踪评价正在进行中,对照现有太仓港区规划环评,建设项目符合太仓市总体规划、环保规划等相关规划要求。 4、与“三线一单”相符性 ①与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的相符 a)与江苏省国家级生态红线相符性分析 技改项目位于太仓市浏家港飞马路1号,在项目评价范围内不涉及太仓市范围内的国家级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距离项目最近的生态功能保护区为长江太仓浏河饮用水源保护区,取水口一级保护区距离项目所在地3km,二级保护区边界距离项目所在地1.5km,项目建设不会导致太仓市辖区内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下降。 b)与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的相符性分析 技改项目位于太仓市浏家港飞马路1号,在项目评价范围内不涉及太仓市范围内的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距离项目最近的生态功能保护区为长江太仓浏河饮用水源保护区,取水口一级保护区距离项目所在地3km,二级保护区边界距离项目所在地1.5km,项目建设不会导致太仓市辖区内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下降。建设项目生态红线图见附图二。 ②与环境质量底线的相符 环境质量底线是国家和地方设置的大气、水和土壤环境质量目标,也是改善环境质量的基准线。技改项目位于太仓港区化工园区内。环境质量现状结果表明,2017年太仓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年均值与24小时平均值,一氧化碳及PM10的24小时平均值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PM10、PM2.5及二氧化氮的年均值,PM2.5及二氧化氮的24小时平均值和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均值均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超标倍数分别为0.06倍、0.16倍、0.09倍、0.11倍、0.13倍、0.18倍。项目所在区PM10、二氧化氮、PM2.5、O3超标,因此判定为非达标区。为了打好蓝天保卫战,太仓市人民政府持续深入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实施燃煤控制,实施煤量实现减量替代的前提下,治理工业污染,实施超低排放改造,防治移动污染源,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整治面源污染、全面推行“绿色施工”,建立扬尘控制责任制,深化秸秆“双禁”,强化“双禁”工作力度。采取上述措施后,太仓市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可以得到进一步改善。 地表水监测断面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III类水体标准要求;噪声现状监测值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本项目建设后营运期产生的各项污染物通过相应的治理措施处理后均可达标排放,建设项目环境风险可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区域环境质量影响较小,符合环境质量底线的相关规定要求。 ③与资源利用上线的相符 太仓港区化工园区的建设与区域资源的承载力相容性较好。本项目建设在太仓港区化工园区内,利用园区已经建成的水、电、汽等资源供应系统,项目对产生的污染物采取了全面的污染防治措施,确保项目三废达标排放。因此,本项目的资源利用、环境合理性等符合相关规定。 ④与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的相符 本项目位于太仓港区化工园区,该区域产业政策要求禁止建设农药中间体、染料中间体、医药中间体及感官差、毒性强、治理难度大、以及投资低于1亿元的化工项目,本项目为润滑油生产技术改造及增加相应的基础油、添加剂储罐及润滑油中间体预混罐项目,不属于园区禁止项目。 因此,建设项目符合“三线一单”的规划要求。 5、与263专项行动计划相符性分析 根据《“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全面排查、清理未按长江岸线利用、港口规划、投资管理、土地供应、环评、能评、安评等法律法规履行相关手续或手续不符合规定的长江沿岸危化品码头和储罐项目”,企业现有项目已履行以上相关手续,技改项目为润滑油生产技术改造及增加相应的基础油、添加剂储罐及润滑油中间体预混罐项目,正在履行相关手续,故《“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要求。 6、项目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 表5 本次技改项目新增主体工程情况
表6 甲类化学品储存间经济技术指标表
由于部分润滑油产品配方发生变化,需要变化使用新的原材料,故技改项目新建储罐周转储存基础油(STK 6383)30000吨/年,基础油(STK 6377)40000吨/年,添加剂(STK10781)1200吨/年,添加剂(STK70075)1800吨/年,添加剂(STK70075)1800吨/年,添加剂(CN5528)1500吨/年,润滑油(MBFF0w20)15000吨/年。在本次基础油、添加剂、润滑油储罐增加的同时,相应的现有项目各类储罐的储存量有所减少。同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对目前的部分产品生产工艺加以改进,即先将固体添加剂与基础油混合生成润滑油中间产品后,再用于调配成品。本项目建成后,不新增产品产能。项目主要产品一览表见表7。 表7 主要产品一览表
7、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 (1)给排水 本项目年用水量为22t,由当地自来水厂提供。 项目采取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后期雨水及清下水经雨水管网收集后就近排入水体;地面冲洗水及初期雨水经含油废水处理设施处理,项目废水557t/a一起达标接入市政污水管网排入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长江。 (2)供电 本项目用电量307.84万kw·h/a,来自当地市政电网。 (3)蒸汽 本项目所在厂区的蒸汽由港区内的太仓港协鑫发电有限公司集中供给,新增蒸汽用量7067t/a。项目所需的蒸汽依托厂区内现有的蒸汽管网。 (4)消防 本项目所在的厂区内现有2个1200m3和1个400m3的消防水罐。一个3200m3的事故池兼消防尾水池,厂区现有完善的安全消防措施,配备完善消防系统,设有固定泡沫灭火系统及冷却水喷淋系统。各重点部位罐区设备设置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和设置完善的报警联锁系统、以及水消防系统和ABC类干粉灭火器等。 本次新增基础油、润滑油储罐只需增加部分灭火器和移动式灭火装置,即满足消防要求。技改项目公用及辅助工程如下表所示。 表8 技改项目公用及辅助工程表
技改项目环保投资140万元,占总投资的2.41%,具体环保投资情况见表9。 表9 技改项目环保投资一览表
9、职工人数及工作制度 技改项目不新增员工。工作时间为年工作300天,四班三运转制,设备年运行时数为7200小时。 厂区内不设宿舍,食堂不设灶头,职工就餐采用外购代加工餐食。 10、厂区平面布置情况 本项目位于太仓港区化工园区。本项目东侧为长江江堤,南侧隔新塘河为待建工业用地,西侧为悦泰纺织厂和慧一毛制品公司,北侧为格瑞夫(太仓)包装有限公司和太仓阳鸿石化有限公司,项目周边概况见附图三。 现有厂区主入口位于西北侧,厂区内西侧、北侧、东侧共布设有8个罐区,厂中部布设有办公楼、车间、仓库以及其他配套建筑。 本项目在现有厂区内进行技改,本次新增的3个共18500m3储罐位于C12罐区,新增的3个共660m3储罐位于C41罐区,新增的1个共1200m3储罐位于C21罐区,在现有401#1仓库车间东侧技改200m2的调配间,在工厂东北角的三角地带新建一座186.2m2的甲类化学品储存间。厂区平面布置见附图四。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1、现有项目概况 埃克森美孚(太仓)石油有限公司位于太仓港区化工园区飞马路1号。公司主要从事生产、制造、调配润滑油、润滑脂,相关石化产品的加工及上述自产产品的销售;管理和经营公司自有的石油化工码头;承接基础油与添加剂、润滑油、润滑脂的贮存以及其他相关业务。目前年产润滑油成品57.6万吨/年(其中生产56.8万吨/年,灌装、周转8000吨/年)。公司现有员工260人,工作时间为年工作300天,四班三运转制,设备年运行时数为7200小时;公司于1996年建成年产润滑油19.9万吨/年的生产规模;2006年新增2座基础油储罐,新增周转量1.5万吨/年,于2012年5月通过验收;2007年埃克森美孚(太仓)石油公司投资887万美元,扩大生产规模,新增产量8.5万吨/年,分别于2007年5月和2012年12月通过审批和验收;2012年新增3台150立方米润滑油成品储罐,于2015年8月通过验收;2013年埃克森美孚决定再次投资4850万美金,将太仓工厂的润滑油年生产能力由原来的28.4万吨/年提升至56.8万吨/年,并于2013年6月通过审批,现已建设完成,目前正在申请验收;2017年埃克森美孚投资860万美元,购置1L灌装线、成品润滑油储罐,增加年灌装、周转储存8000吨润滑油生产能力,该项目于2017年9月通过审批,目前建设完成,正在调试,待调试完成后组织环保验收。 现有项目批复及环保“三同时”竣工验收情况见表10。 表10 现有项目环评情况及环保“三同时”竣工验收情况
2、现有项目产品方案 现有项目产品方案见表11。 表11 现有项目产品方案一览表
3、现有项目生产工艺 现有项目生产工艺根据产品生产过程分调配产品和仅灌装产品两类。 (1)调配产品 主要是将外购的基础油和添加剂分别通过管道和ISO槽车运输至厂区后储存于原料罐内,根据不同的产品型号,在调配车间分别经过ILB系统(在线调配系统)、ABB系统(全自动调配系统)、MBB系统(手动调配系统)按要求进行调配,调配完储存于成品罐内。根据不同产品包装规格要求,调配后的产品使用不同的灌装生产线即可灌装成不同的产品。整个过程无化学反应,无工艺废水产生。工艺流程如图1.
图1 调配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仅灌装产品 将外购的美孚公司进口的高品质成品润滑油,由ISO槽车运送至工厂并通过配套的泵输送到润滑油储罐。不同批次的润滑油在储罐中通过泵循环混合均匀后,由带变频的泵经管道输送到灌装设备上进行灌装、封盖、喷码、打包后进入成品仓库。
图2 仅灌装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4、现有项目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根据现有项目的实际产污情况,核算现有项目的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1)废气 现有项目废气主要有罐区的大、小呼吸废气、调配系统由于油品蒸发损耗而产生的少量废气、灌装车间产生的少量废气以及扫线系统废气,均为无组织排放。 现有项目调配系统、灌装系统、扫线系统产生废气经4套WSO型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处理;储罐区大小呼吸废气,在装运时采用平衡管等措施减少无组织排放。 根据原有环评报告、批复及验收文件,现有项目产生的工艺废气排放能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标准。 (2)废水 现有项目废水主要来自于装卸作业区的地面清洗废水、码头废水、员工生活污水和罐区初期雨水。现有厂区内采取雨污分流、清污分流,雨水及清下水经雨水管网收集后就近排入水体;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地面冲洗水及初期雨水经含油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废水一起达标接入市政污水管网排入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长江。 根据原有环评报告、批复及验收文件,厂区现有废水能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及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接管进入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现有项目水平衡如下图所示。
图3 现有项目水平衡图(单位:t/a)
(3)噪声 现有项目高噪声设备主要为灌装线、空压机、润滑油泵等,采取低噪声的设备,并采取隔音、消音、吸声及减振等措施,加上厂区合理布局,使高噪声的设备尽可能远离厂界,通过距离衰减降低噪声对厂界外环境的影响。 根据原有环评报告、批复及验收文件,现有厂界噪声排放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3类标准要求。 (4)固废 现有项目危险废物主要包括隔油池废油、实验室废油、罐底放净口等的废油、含油废抹布、废过滤袋、废扫线球等等含油杂物、废包装材料等,均按要求暂存于厂内危废暂存间内,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5、现有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情况 根据现有项目实际情况核算污染物排放情况。 表12 现有项目污染物排放汇总表 单位:t/a
注:[1] 为排入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的接管量。 6、现有项目存在的主要环保问题 现有项目存在主要问题为现有项目环评中废水核算量偏大,以及未明确蒸汽冷凝水产生量及排放去向。本次环评对现有项目用排水情况重新核算。 现有项目用水汽主要为员工生活用水,绿化用水,地面清洗用水、码头用水、蒸汽。废水主要为员工生活污水、地面冲洗水、初期雨水、码头废水及蒸汽冷凝水。 (1)生活废水 现有项目职工定员320人,用水标准参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的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定额计算,平均每人每天用水50L,年工作天数300天,因此项目职工生活用水量为4800t/a,产污系数按照0.8计算,则生活污水产生量为3840t/a,污水中主要污染物及产生浓度为COD400mg/L、SS200mg/L,氨氮25mg/L、总磷5mg/L。生活污水经厂区化粪池处理后,通过管网进入港区组团污水处理厂处理。 (2)地面冲洗废水 地面冲洗废水主要来自于装卸作业区的地面清洗,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地面冲洗废水产生量为1.0~1.5L/m2·次,取1.5L/m2·次,冲洗面积约3000m2,按照每星期冲洗一次,全年共约44次,则冲洗用水量为198t/a,废水量按照用水量的90%计,地面冲洗废水量约为180m3/a,主要污染物为COD、SS、石油类。本项目含油废水未乳化。地面冲洗水经厂区含油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进入港区组团污水处理厂。 (3)初期雨水 一次初期雨水量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Q=10qF 式中:q为降雨强度,单位为mm,按平均日降雨量,q=qa/n,q为年平均降雨量,单位为mm,n为年平均降雨日数;F为必须进入废水收集系统的雨水汇水面积,单位为ha。 根据项目情况,取年平均降雨量为1064.8mm,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40天,则q=7.61mm。现有项目罐组围堰内面积共计约4.3ha。则计算得Q=327m3/次,间歇降雨频次按15次/年计,则建设项目受污染初期雨水收集量为4905m3/a,主要污染物浓度为COD、SS、石油类等。初期雨水经厂区含油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进入港区组团污水处理厂。 (4)码头废水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码头用水量约为8000t/a,码头废水产生量约为用水量的90%,则码头废水产生量约为7200t/a。码头废水经厂区含油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进入港区组团污水处理厂。 (5)蒸汽冷凝水 根据现场核实现有项目蒸汽用量43730t/a,产生的冷凝水约为蒸汽用量的80%,即34984t/a,由于本项目距离蒸汽供应单位较远,故冷凝水经收集后通过雨水管网排入附近水体。 (6)绿化用水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项目绿化用水量为6551t/a,该部分水蒸发或进入土壤。 重新核算后,现有项目水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见表27。 表13 本项目废水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图4 现有项目实际水、汽平衡图(单位t/a) 重新核算后,现有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如表14示。 表14 现有项目污染物排放汇总表 单位:t/a
注:[1] 为排入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的接管量。
|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太仓市位于东经121°12′,北纬31°39′。距上海50公里,距苏州75公里,顺江而下水上距吴淞口约20海里,溯江而上至张家港约67海里,距南通约44海里;内河经苏浏线至苏州78公里。浮桥镇位于太仓市东部长江入海口,距太仓市区20公里,镇域总面积14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5万,浮桥镇和港区实行统一的规划和发展。 本项目位于太仓港区化工园区飞马路1号,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一。 2、地形地貌 本项目地区位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淮阳山字形构造宁镇反射弧的东南段。区内断裂构造规模不大,基底构造相稳定。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大面积的升降运动,差异不大,近期呈持续缓慢沉降。 该地区的地层以深层粘土层为主,主要状况为: (1)第一层为种植或返填土,厚度0.6~1.8 m左右; (2)第二层为亚粘土,色灰黄或灰褐,湿度饱和,0.3~1.1m厚; (3)第三层为淤质亚粘土,呈青灰色,湿度饱和,密度高,厚度为0.5~1.9 m,地耐力为100~120 kPa; (4)四层为轻亚粘土,呈浅黄,厚度在0.4~0.8 m,地耐力为80~100 kPa; (5)第五层为粘土,少量粉砂,呈灰黄色或青色,湿度高,稍密,厚度为1.1 km左右,地耐力约为120~140 kPa。 陆域为广阔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低平,高程2.5~2.8 m(以黄海基面计,下同),现为高产农田,并有众多浜、塘、沟埂纵横交错,村舍较为集中密集。沿江有长江大堤,堤顶高程6.3~7.0 m。江面开阔,边滩宽300~1100 m。10 m等深线距岸堤1000~1400 m。 3、水文 太仓市濒临长江,由于受到长江口潮汐的影响,太仓境内的内河都具有河口特征,河水的潮汐运动基本与长江口的潮汐运动一致。长江口是一个中等强度的潮汐河口,长江南支河段是非正规半日潮,每天二涨二落。太仓市区域内河流密布,塘浦纵横交错,是太湖与长江的联系纽带,境内有大小河流4000余条,河道总长达4万余公里。主要通江河流有浏河、七浦塘、杨林塘、浪港、鹿鸣泾、钱泾、新泾、汤泽(东西向),主要调蓄河道有吴塘、盐铁塘、半泾、十八港、江申泾、石头塘、斜塘、向阳河、随塘河(西北向)。 区域内河流主要有盐铁塘和新浏河。盐铁塘规划为工业用水、农业用水;新浏河上接娄江,下达长江,流经昆山蓬朗,太仓南郊、陆渡、浏河及嘉定娄塘、唐行等乡镇,全长24公里,2020年水质目标为Ⅳ类水质。建设项目废水经市政污水管网排至南郊新城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尾水排入新浏河,根据《江苏省水域环境功能区划》,其环境功能为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 4、气象特征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地区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年均无霜期232天;年平均降水量1064.8 mm,年平均降雨日为129.7天;年平均气温15.3℃,极端最高气温37.9℃,极端最低温度-11.5℃,年平均相对湿度81%,处于东南季风区域,全年盛行东南风,风向频率为12 %,最少西南风,风向频率3%,年均风速3.4 m/s,实测最大风速29m/s。平均大气压101.5 kPa,全年日照2019.3h。其主要气象气候特征见表12。 表12 主要气象气候特征
5、植被与生物多样性 项目地区属北亚热带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带,由于农业历史悠久,天然植被很少,主要为农作物和人工植被。植业以粮(麦子、水稻)、油、棉等作物为主,还有蔬菜等。畜牧业以养猪、牛、羊、鸡为主;此外,宅前屋后和道路、河道两旁种植有各种林木和花卉,林业以乔木、灌木等绿化树种为主,本地区无原始森林。
|
||||||||||||||||||||||||||||||||||||||||||||||||||||||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太仓市概况 太仓市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口南支河段的南岸,东南紧邻上海,西为发达的苏、锡、常地区,东北与上海崇明岛隔江相望,地处长江入海口的咽喉。经国家批准,1996年10月22日太仓港作为一类国家口岸正式对外籍船舶开放,从此,太仓打开了对外开放的水上“大门”。 太仓市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代宋、元以来,太仓的浏家港便是江浙一带的糟运枢纽,建有百万石的粮仓和规模庞大的水运码头。据史籍记载,当时“海外番舶,蛮商夷贾,云集繁华”,号称“六国码头”。明永乐年间,著名航海家三保太监郑和“造大舶,自苏州浏家河泛海”,七下西洋,远航亚非30余国,为太仓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太仓沿江岸线共有38.8公里,其中深水岸线22公里,从太仓港区到长江口内,航道水深在10米以上,深水线离岸约1.5公里,能满足5万吨级船舶回转水域要求。江苏省自南京以下尚未开发的长江岸线几乎一半在太仓,它是江苏省离长江口最近邻上海的一个重要口岸。 2、太仓港区化工园区规划概述 随着近年太仓市化工行业专项整治的全面深入开展,以及太仓市化工产业布局现状和全市化工产业集中布局的现实需要,太仓市人民政府于2011年6月请示江苏省环保厅(太政呈[2011]56号)调整太仓港区化工园区产业定位,江苏省环保厅于2011年10月予以复函,同意在取消沙溪工业开发区化工产业定位前提下,优化调整太仓港区化工园区产业定位,并加快开展其规划环评工作。为此,江苏省太仓港港口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于2011年委托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新编制了《太仓港区化工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并考虑区域实际情况及后续发展需要,将区域面积调整为9.5km2,产业定位调整为主要发展日用化学品制造、专项化学品制造、生物医药制造及化工仓储物流。 (1)规范范围和期限 太仓港区化工园区规划范围为:东至长江江堤,南至虹桥路-石化路-大沙河-新港河-华苏路-东方路(西延段),西至滨江路-滨洲路-新春路-玖龙大道-滨湖路-花莆河平行东移500米一线,北至杨林塘,总用地面积9.5km2。规划期限为2011年~2020年。 (2)产业规划 太仓港区化工园区主要发展日用化学品制造、专项化学品制造、生物医药制造及化工仓储物流,其中日用化学品主要发展合成洗涤剂、消毒剂、增白剂、表活剂等,专项化学品主要发展润滑油及其添加剂、新型臭氧层消耗物质替代品及高品质含氟化学品等ODS替代品、高档功能性助剂、环保型涂料、功能性树脂、电子化学品等,生物医药主要发展新型诊断试剂、生物新药等,禁止引进农药中间体、染料中间体、医药中间体等项目。 本项目为润滑油生产技改,增加中间产品预混过程,增加基础油、添加剂、润滑油以及危险化学品储存,符合专项化学品制造的产业规划要求。 (3)用地规划 化工园区规划工业用地为6.332km2,占规划总用地的55.06%,包括已开发的4.092km2及未开发的2.240km2,已开发区域主要位于向阳河以东区域,维持现有企业,并积极推进技术、设备及环保设施改造、增资扩建等,未开发的用地规划为日用化学品制造用地0.456km2、专项化学品制造用地1.517km2、生物医药制造用地0.267km2,日用化学品主要分布在华苏路以南、新港路以北、长江大道以东、滨湖路以西区域,生物医药主要分布在华苏路以南、长江大道以西区域,专项化学品主要分布在,华苏路以北、向阳河以西区域。化工园区规划的仓储用地位于化工园区东南部,依托港口码头沿长江岸线布设,总规划面积0.699km2,占总规划面积的6.08%。仓储用地主要承担支援工业生产的原材料及成品的储存、集散任务。项目所在地为工业用地,符合用地规划要求。太仓港区化工园区用地规划图详见附图七。 (4)基础设施规划 ①给水工程规划 化工园区不设水厂,用水全部来自太仓市第二水厂。太仓市第二水厂以长江水为供水水源。供应整个太仓市用水,现有供水能力约为30万m3/d,运行良好。 化工园区输水干管沿沪太新路、新港路、虹桥路、长江大道、玖龙大道、滨江大道布置,管径DN500毫米~DN1600毫米;区内给水干管沿华苏路、新港路-石化路、飞马路、滨水路、滨江路等布置,管径DN400毫米~DN500毫米,其他道路布置给水支管,管径DN200~DN300毫米。管位原则上沿路南、路东布置。 ②污水工程规划 化工园区内已建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原太仓港港口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位于协鑫路以南、玖龙大道以东,设计处理能力为2万t/d,服务范围为化工园区规划范围、新港花苑和浏家港街道办事处,此范围边界为:北至杨林塘、东至长江沿岸、西至沪太新路、南至新港路、虹桥路,服务面积约19.8km2,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接管比例约88%:12%。采用完全混合式厌氧水解+改良型A2/O +絮凝沉淀工艺,尾水达《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T1072-2007)表3中化学工业其他排污单位尾水排放浓度限值、《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939-2006)一级标准后排入长江,排口设置于杨林塘入长江口下游1.2km处。 污水干管沿滨江大道、玖龙大道、华苏路、东方路等敷设,管径DN600~1200。其它道路上布置污水支管,管径DN400-500。污水管道在道路下的管位原则上定为路西、路北。积极推进中水回用,水质须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GB/T18920-2002)要求,铺设配套回用管网,将中水回用于化工园区绿化等。 ③燃气工程规划 规划以“西气东输”天然气为主气源,工业用气负荷为40~45m3/hm2·d,天然气总需求量约900万立方米/年。依托现有华苏路北侧高中压调压站,沿华苏路规划燃气中压干管,供化工园区用气。区内天然气输配系统的压力级制采用中压A-低压二级制。中压A管道设计压力为0.4MPa,低压设计压力为5kPa。中压干管采用环状方式布置,中压支管布置成枝状,输配干管在保证同样供气效果时走向求短,尽量靠近用气量比较大的工业用气区。管网建设以中压主干网为重点。工业企业供气方式根据用户需求,采用中——中压或中——低压调压计量后进户使用。 ④热力工程规划 化工园区内各企业所需的蒸汽由太仓港环保发电有限公司提供,总热负荷约125t/h。该公司位于化工园区东北部,已建四期,设计供热规模500t/h,服务范围为沿江的化工园区、浮桥的先进制造业园区、再生资源进口加工区、璜泾的重装备区等约8~10km半径范围内的工业企业。 本项目周边500米范围内无文物保护单位。
|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等):
(一)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1、空气环境质量 本次评价选取2017年作为评价基准年,根据《中国空气质量在线监测分析平台》中提供数据,项目所在区域太仓市各评价因子数据见表14。 表14 空气环境质量现状
环境质量现状结果表明, 2017年太仓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年均值与24小时平均值,一氧化碳及PM10的24小时平均值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PM10、PM2.5及二氧化氮的年均值,PM2.5及二氧化氮的24小时平均值和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均值均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超标倍数分别为0.06倍、0.16倍、0.09倍、0.11倍、0.13倍、0.18倍。项目所在区PM10、二氧化氮、PM2.5、O3超标,因此判定为非达标区。 2、水环境质量 本项目污水接管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长江。 本次环境质量数据引用《太仓阳鸿石化有限公司扩建辅助设施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数据,监测时间为2016年3月24日至3月26日,具体数值见表16。由监测结果可见,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排口、排口上游500m和下游1000m监测范围内长江各监测因子除悬浮物外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体标准,当地地表水水质情况良好。悬浮物超标原因主要是船舶经过时对长江底泥扰动所导致。 表15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结果(单位:mg/L,pH无量纲)
3、声环境质量 根据2016年5月13日对厂界东南西北的监测结果可知,声环境现状最大值为:昼间52.3dB(A),夜间49.2dB(A),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区标准的要求。 4、地下水环境质量 本次评价地下水环境质量数据引用《中化蓝天霍尼韦尔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HFO-1233zd及副产18564吨31%盐酸、1812吨含水氢氟酸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17年3月17日至3月18日对中化蓝天霍尼韦尔新材料有限公司地下水上、下游,两侧的调查监测数据。中化蓝天霍尼韦尔新材料有限公司位于本项目西北侧1300m。本次只引用其调查监测点位中的D1、D2、D5、D8、D10、D12,其中D5点位于本项目评价范围内,因此可以引用。具体数值见表16。 表16 地下水水位调查点基本信息统计表 单位:米
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项目包括:K+、Na+、Ca2+、Mg2+、CO32-、HCO3-、Cl-、SO42-;pH、高锰酸钾指数、氨氮、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挥发酚、氰化物、氟化物、硝酸盐、亚硝酸盐、六价铬、铅、镉、铁、锰、汞、砷,共计25项。水质监测结果见表17。 表17 地下水监测结果一览表 (mg/L)
对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和《地下水水质标准》(DZ/T 0290-2015)的标准,各监测点地下水水质情况如下: D1点:铅符合Ⅳ类标准,溶解性总固体和氨氮符合Ⅲ类标准,总硬度、镉、汞、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符合Ⅱ类,其余因子符合Ⅰ类标准。 D2点: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铁和锰符符合Ⅳ类标准,氨氮符合Ⅲ类标准,高锰酸钾指数和氯离子符合Ⅱ类,其余因子符合Ⅰ类标准。 D5点:铅符合Ⅳ类标准,溶解性总固体、氨氮和锰符合Ⅲ类标准,总硬度、镉、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符合Ⅱ类,其余因子符合Ⅰ类标准。 (二)主要环境问题 1、项目所在区PM10、二氧化氮、PM2.5、O3超标,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未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 为了打好蓝天保卫战,太仓市人民政府持续深入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实施燃煤控制,实施煤量实现减量替代的前提下,治理工业污染,实施超低排放改造,防治移动污染源,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整治面源污染、全面推行“绿色施工”,建立扬尘控制责任制,深化秸秆“双禁”,强化“双禁”工作力度。采取上述措施后,太仓市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可以得到进一步改善。 2、本项目产生的废水经预处理后排入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排口、排口上游500m和下游1000m监测范围内长江各监测因子中悬浮物不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体标准要求。悬浮物超标原因主要是船舶经过时对长江底泥扰动所导致。 |
||||||||||||||||||||||||||||||||||||||||||||||||||||||||||||||||||||||||||||||||||||||||||||||||||||||||||||||||||||||||||||||||||||||||||||||||||||||||||||||||||||||||||||||||||||||||||||||||||||||||||||||||||||||||||||||||||||||||||||||||||||||||||||||||||||||||||||||||||||||||||||||||||||||||||||||||||||||||||||||||||||||||||||||||||||||||||||||||||||||||||||||||||||||||||||||||||||||||||||||||||
周围环境概况及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技改项目大气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8, 其他环境要素保护目标见表19,大气及风险敏感目标保护图详见附图六,500米范围内周边环境概况详见附图三。 表18 建设项目大气环境保护目标
注:原点坐标位于项目厂区西南角。
表19其他环境要素保护目标
|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
1.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非甲烷总烃参照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GB16297-1996)详解,具体数值见表20。 表2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限值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按《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长江太仓段近岸、中泓分别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Ⅲ类、Ⅱ类水质标准,其中SS引用《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具体数值见表21。 表2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单位:mg/L
3、声环境质量标准 项目区域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 表22 声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单位:dB(A)
4、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技改项目所在地地下水水质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具体限值见表23。 表23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
|
||||||||||||||||||||||||||||||||||||||||||||||||||||||||||||||||||||||||||||||||||||||||||||||||||||||||||||||||||||||||||||||||||||||||||||||||||||||||||||||||||||||||||||||||||||||||||||||||||||||||||||||||||||||||||||||||||||||||||||||||||||||||||||||||||||||||||||||||||||||||||||||||||||||||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
1、废气排放标准 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具体数值见表24。 表24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2、废水排放标准 本项目污水经厂内预处理接管排入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接管污水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1B等级标准;污水处理厂排污口执行《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1072-2007)和《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939—2006)表2一级标准。具体标准如下表所示。 表25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3、噪声排放标准 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相关标准,详见表26。 表26 施工期场界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
生产营运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即昼间≤65dB(A),夜间≤55dB(A)。 4、固体废物 一般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要求;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要求。 |
||||||||||||||||||||||||||||||||||||||||||||||||||||||||||||||||||||||||||||||||||||||||||||||||||||||||||||||||||||||||||||||||||||||||||||||||||||||||||||||||||||||||||||||||||||||||||||||||||||||||||||||||||||||||||||||||||||||||||||||||||||||||||||||||||||||||||||||||||||||||||||||||||||||||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
技改项目完成后全厂污染物排放总量见表27。 表27 技改项目完成后全厂污染物排放总量 (t/a)
注:[1]排入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的接管考核量。 [2]根据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厂出水指标计算,作为本项目排入外环境的水污染物总量。
技改项目完成后无组织废气排放情况:非甲烷总烃0.08118t/a,在太仓市港区范围内平衡;废水接管考核量为:废水量557t/a、COD 0.2228t/a、SS 0.0557t/a、石油类0.0057t/a,最终排放量:废水量557t/a、COD 0.04456t/a、SS 0.03899t/a、石油类0.002875t/a,纳入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总量范围内。固废均得到有效处置。 技改项目完成后全厂无组织废气排放情况:非甲烷总烃2.72118t/a,在太仓市港区范围内平衡;废水接管考核量为:废水量16682t/a、COD6.6728t/a、SS1.6702t/a、氨氮0.096t/a、磷酸盐0.0192t/a、石油类0.16695t/a,最终排放量:废水量16682t/a、COD 1.33456t/a、SS1.16774t/a、氨氮0.08341t/a、磷酸盐0.008341t/a、石油类0.08341t/a,纳入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总量范围内。固废均得到有效处置。
|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一、施工期 本项目由于配套润滑油生产技术改造,新建一座甲类化学品储存间、技改原调配间、新建7个储罐。施工工艺较为简单,储罐直接现场安装,罐区涉及简单的地基打桩、防渗修复及罐区围堰改造;甲类危化品储存间及调配间经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饰工程后建设完成,施工期工艺流程详见见图5。
储罐建设工艺流程
甲类危化品储存间及调配间建设工艺流程
图5 施工期工程工艺流程及产污工序框图
二、运营期 根据技改项目特点将项目生产工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原材料基础油及添加剂的储存,另一部分为润滑油调配生产。基础油及添加剂储存流程示意图6,润滑油调配生产工艺流程如图7.
图6 基础油及添加剂储存流程图 工艺描述: 将进口的基础油在港口船只提升泵的作用下通过管线输送至基础油储罐,输送完成后,使用现有基础油扫线器清扫管线,产生扫线废气。扫线系统均为使用压缩空气的全封闭珠系统,扫线时利用压缩空气将管线内的清扫球从管线的一端扫球接受器吹到另一端扫球接受器,扫线的空气压力约为0.5Mpa,排气管线均全部连接到油气分离器,扫线废气通过油气分离后排空,该部分扫线废气产生量少,不定量分析。添加剂由ISO槽车运送至厂区添加剂储存罐。添加剂及基础油在储存过程中有大、小呼吸废气产生。
图7 润滑油生产工艺流程图 技改工序流程简述:润滑油中间产品生产过程为颗粒状添加剂与基础油搅拌混合过程,为纯物理过程,无化学反应。仅为基础油和添加剂(固体)的混合调配。该过程有调和废气产生。 来自401厂房内的基础油管网的基础油(STK 6447),经过蒸汽预热器加热至80℃后进入润滑油中间产品预混罐,然后将固体添加剂(STK70114)也加入预混罐,一起搅拌。在此搅拌过程中通过蒸汽间接加热预混罐,使温度控制在120℃左右,压力为常压。搅拌混合后润滑油的中间产品经输送泵送入罐区现有储罐储存。此工序产生调和废气以及调和设备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调配过程是一个物理升温过程,不涉及化学反应。 扫线工艺:润滑油从调和间由带变频的泵经管道输送到储罐区,扫线功能是在不同产品切换的时候对管道起到清空的作用。该系统为全封闭系统,扫线时利用压缩空气将管线内的扫线球从罐区管道泵出口处安装的扫线发射器吹到调配车间末端安装的扫线接受器,扫线的空气压力约为0.5MPa,利用自动控制系统(FMC系统)对压缩空气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压缩空气对管道内扫线球的自动控制功能。扫线废气依托调配车间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回收油品,空气外排。 |
|||||||||||||||||||||||||||||||||||||||||||||||||||||||||||||||||||||||||||||||||||||||||||||||||||||||||||||||||||||||||||
主要污染工序: 一、施工期 施工期工艺较为简单,本次环评简述评价。 建设期的废水排放主要来自于建筑工人的生活污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厂区现有化粪池和污水管网达标接入市政污水管网排入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施工期污水的主要污染因子为COD、SS、氨氮和总磷等,其污染物浓度分别为COD约400mg/L、SS约200mg/L、氨氮约25mg/L、总磷约4mg/L。 施工期废气主要是地基打桩、地面防渗和围堰改造产生的少量扬尘、罐体安装产生的少量焊接烟尘及运输汽车尾气。类比相似施工过程,该部分废气产生量较少,且产生时间有限,环境影响相对较小。 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项目高噪声设备较少,噪声主要来自打桩、焊接和设备安装,多为瞬间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本项目施工期固废主要是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施工工艺简单,产生量较小,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二、营运期 1、废气 (1)调和废气 技改项目润滑油中间产品生产,需要在120℃下搅拌混合,油气挥发量相对较高。由于原料基础油及产品粘度指数改进剂常压沸点均在260℃以上,不属于挥发性有机物VOCs范畴,本项目VOCs成分为润滑油中可能含有的微量低分子碳氢化合物杂质。 类比《太仓中石油润滑油添加剂有限公司粘度指数改进剂建设项目》,调和废气产生量约为基础油用量的0.005%,本项目基础油用量24570t/a,调和废气产生量为1.3036t/a。调和废气经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回收油品(去除率达到95%以上)后,无组织排放,排放量为0.06518t/a。 (2)扫线废气 本项目新增2台自动扫线器,依托现有工厂调配车间的的FMC调配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扫线作业,扫线系统全封闭,扫线尾气非甲烷总烃产生量为0.32t/a,产生量较小,且经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回收油品(去除率达到95%以上),基本为外排空气,扫线废气中的非甲烷总烃含量极其少,年排放量约为0.016t/a,为无组织排放。 (3)罐区废气 由于本次技改未增加润滑油产量,罐区废气已在现有项目中核算,本次不再重复核算罐区大、小呼吸废气。 本项目甲级危险化学品储存间储存的物质如表1所示,甲级危险化学品均密闭保存。其中添加剂(STOCK3006、STOCK3020、STOCK3694、STOCK3722)均为颗粒状,储存在密闭桶中,剩余危化品瓶装后储存在防火柜中。故,甲级危险化学品储存得当,无废气产生。 综上,项目无组织废气产生及排放情况如表28。 表28技改项目无组织大气污染物产生与排放情况
2 、废水 技改项目废水主要来自于装卸作业区的地面清洗废水、罐区初期雨水以及蒸汽冷凝水。 (1)地面清洗废水 项目装卸作业区地面要定期进行冲洗。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地面冲洗废水产生量为1.0~1.5L/m2·次,取1.5L/m2·次,冲洗面积约330m2,按照每星期冲洗一次,全年共约44次,则冲洗用水量为22t/a,废水量按照用水量的90%计,地面冲洗废水量为20m3/a,主要污染物为COD、SS、石油类。本项目含油废水未乳化。 (2)初期雨水 一次初期雨水量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Q=10qF 式中:q为降雨强度,单位为mm,按平均日降雨量,q=qa/n,q为年平均降雨量,单位为mm,n为年平均降雨日数;F为必须进入废水收集系统的雨水汇水面积,单位为ha。 根据项目情况,取年平均降雨量为1064.8mm,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40天,则q=7.61mm。项目罐组围堰内面积(本次新建罐区),共计约0.47ha。则计算得Q=35.8m3/次,间歇降雨频次按15次/年计,则建设项目受污染初期雨水收集量为537m3/a,主要污染物浓度为COD、SS、石油类等。 (3)蒸汽冷凝水 技改项目用蒸汽7067t/a,蒸汽供热后冷凝生成水约占蒸汽用量的80%,蒸汽冷凝水产生量为5653.6t/a,经收集后进入雨水管网,排入附近水体。 本项目水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见表29。 表29 本项目废水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技改项目地面冲洗水及初期雨水经含油废水处理设施处理(排水量为557t/a),一起达标接入市政污水管网排入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长江。蒸汽冷凝水经雨水管网收集后,排入附件水体。
图9 全厂水汽平衡图 (单位t/a)
3、固废 根据项目工程分析,技改项目营运期固废主要是罐底放净口的废油以及油气回收装置收集的废油。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技改项目新增罐底放净口等的废油10t/a,油气回收装置收集的废油约1.543t/a,废油产生总量为11.543t/a,均属于危险废物HW08(900-249-08),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后定期委托常州润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处置。 根据含油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及设计方案,技改项目含油废水未乳化,故大部分情况下进入废水处理站的废水经过隔油去除表面的浮油即可实现是石油类达标排放,不需要启动油水分离器、活性炭过滤即可实现,活性炭过滤工艺设计在事故状态下,废水水质复杂时启动处理事故废水,因此技改项目不新增废活性炭,本次环评正常工况下不予考虑。 |
|||||||||||||||||||||||||||||||||||||||||||||||||||||||||||||||||||||||||||||||||||||||||||||||||||||||||||||||||||||||||||
(1)固体废物属性判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34330-2017),对本项目产生的副产物(依据产生来源、利用和处置过程鉴别属于固体废物并且作为固体废物管理的物质)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5058.7-2007)等进行属性判定,判定依据及结果见表30。 表30 技改项目副产物产生情况汇总表
(2)固体废物产生情况汇总 技改项目固体废物分析结果汇总见表31。 表31 技改项目固体废物分析结果汇总表
技改项目危险废物汇总见表32。 表32 危险废物汇总表
4、噪声 技改项目高噪声源为基础油预热器、预混罐搅拌电机、预混罐循环泵、输送泵、添加剂泵、基础油泵、成品油泵等,单台设备噪声值为75dB(A)~85dB(A),技改项目高噪声设备一览表见表33。 表33 技改项目噪声设备及安置情况表
|
|
内容
类型 |
排 放 源 (编号) |
污染物 名称 |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 产生量(单位) |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单位) |
|||||
大 气 污 染 物 |
无组织排放 |
调和,扫线 |
非甲烷总烃 |
-,1.6236t/a |
-,0.08118t/a |
||||
水 污 染 物 |
地面清洗废水、初期雨水 557t/a |
|
废水量 557t/a |
废水量 557t/a |
|||||
500mg/L,0.2785t/a 400mg/L,0.2228t/a 200mg/L,0.1114t/a |
400mg/L,0.2228t/a 100mg/L,0.0557t/a 10mg/L,0.00557t/a |
||||||||
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 |
- |
|
- |
- |
|||||
固体 废物 |
储罐、油气回收装置 |
废油 |
11.543t/a |
委托处置11.543t/a |
|||||
噪
声 |
技改项目高噪声源为基础油预热器、预混罐搅拌电机、预混罐循环泵、输送泵、添加剂泵、基础油泵、成品油泵,噪声值为75-85 dB(A),高噪声设备通过厂房隔声、安装减震垫等措施,可使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 |
||||||||
其它 |
无。 |
||||||||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无。
|
|||||||||
内容
类型 |
排 放 源 (编号) |
污染物 名称 |
防治措施 |
预期治理效果 |
|
大气 污染物 |
无组织 |
调和,扫线 |
非甲烷总烃 |
一套,油气回收处理装置,污染物处理效率为95%,处理后无组织排放 |
达《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要求 |
水 污 染 物 |
地面冲洗废水及 |
COD SS 石油类 |
经厂区已有含油废水处理装置处理后排入太仓港区组团污水处理厂处理 |
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及《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1中B等级要求 |
|
电离辐射电磁辐射 |
- |
- |
- |
- |
|
固体 废物 |
储存,油气回收装置 |
废油 |
委托处置 |
有效处置 |
|
噪
声 |
技改项目高噪声源为基础油预热器、预混罐搅拌电机、预混罐循环泵、输送泵、添加剂泵、基础油泵、成品油泵,噪声值为75-85 dB(A),高噪声设备通过厂房隔声、安装减震垫等措施,可使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 |
||||
其 它 |
无。 |
||||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无。 |
|||||
一、结论 埃克森美孚(太仓)石油有限公司位于太仓港区化工园区飞马路1号。公司主要从事生产、制造、调配润滑油、润滑脂,相关石化产品的加工及上述自产产品的销售;管理和经营公司自有的石油化工码头;承接基础油与添加剂、润滑油、润滑脂的贮存以及其他相关业务。目前年产润滑油成品57.6万吨/年(其中调配生产56.8万吨/年,灌装、周转8000吨/年)。公司现有员工240人,工作时间为年工作300天,四班三运转制,设备年运行时数为7200小时;公司于1996年建成年产润滑油19.9万吨/年的生产规模;环境保护工程于1998年5月12日通过苏州市环保局验收。2007年埃克森美孚(太仓)石油公司投资887万美元,扩大生产规模,新增产量8.5万吨/年,分别于2007年5月和2012年12月通过审批和验收。2013年埃克森美孚决定再次投资4850万美金,将太仓工厂的润滑油年生产能力由原来的28.4万吨/年提升至56.8万吨/年,并于2013年6月通过审批,现已建设完成,目前正在组织验收。2017年埃克森美孚投资860万美元建设“购置1L灌装线、成品润滑油储罐,年灌装、周转储存8000吨润滑油的扩建技术改造项目”,该项目于2017年6月29日通过审批,目前已建设完成,正在调试工程中,待调试完成后,组织验收。 目前,由于由于部分润滑油产品配方改变和基础油船装量增大,以及减少对外储罐租赁的需求,需要新增原辅材料及产品储罐。故企业拟投资5800万元,在现有厂区内新建基础油储罐、添加剂储罐、成品油储罐及配套用房项目以及对调配间技改。在本次基础油、添加剂、润滑油储罐增加的同时,相应的现有项目各类储罐的储存量有所减少。同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将目前的部分产品生产工艺加以改进,即先将固体添加剂与基础油混合生成润滑油中间产品后,再用于调配成品。该过程生产润滑油中间产品27000吨/年。本项目建成后,不新增产品产能。 技改项目不新增员工,不设浴室,不提供住宿,食堂不设灶头,职工就餐采用外购代加工餐食。 1. 符合产业政策 技改项目属于C[2662]专项化学用品制造,已取得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备案证号:太港管投备 [2018]8号。建设项目不属于《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及《关于修改<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部分条目的通知》(苏经信产业[2013]183号)中“中淘汰类和限制类项目;不属于《苏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苏府[2007]129号文)和《苏州市当前限制和禁止供地项目目录》中禁止和限制项目;不属于《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禁止和限制项目,也不属于《江苏省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3年本)》和《江苏省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3年本)》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禁止和限制的产业,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 2. 符合规划与选址 (1)用地规划相符性 技改项目位于太仓市浏家港飞马路1号,据项目附件房产证的用地性质表明,本项目选址用地为工业用地,位于太仓港区化工园区。符合用地规划。 (2)与太仓港区化工园区相关要求相符性 建设项目所在地位于太仓港区化工园区,与规划及产业定位相符。项目不使用高污染燃料作为能源,符合太仓市的环保规划。 (3)与“三线一单”相符性 建设项目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及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三线一单)要求。 (4)与太湖三级保护区环境保护要求的相符性 技改项目位于三级保护区。不属于《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省人大2018年1月24日修订)》中的禁止类项目,技改项目不新增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经厂区含油废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接管要求后排入太仓港组团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与《江苏省太湖污染防治条例》中关于太湖三级保护区的环境保护要求相符。 (5)与《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相符性 技改项目不属于《太湖流域管理条列》中禁止类项目,也不存在条例中禁止的行为,故建设项目符合《太湖流域管理条列》文件要求。 3、项目建设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所处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可以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附近河流长江污染物浓度平均值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及《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三级标准要求;声环境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83096-2008)中3类区标准的要求,故项目所在地大气、水、声环境质量良好。 4、污染物达标排放,区域环境功能不会下降 (1)废气 技改项目调和、扫线过程产生的非甲烷总烃经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处理后,与罐区产生的废气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相关限值要求后无组织排放。 根据无组织排放废气的卫生防护距离计算数值,确定本项目建设完成后,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设置为以厂界为边界的100m范围,在此范围内主要为工业用地。目前卫生防护距离内无居民点以及其他环境空气敏感目标,今后在此范围内不得建设居民点、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项目。该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无环境敏感目标,可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设置的要求。 建设项目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不会降低大气环境质量。企业必须严格做好废气收集处理工作,做到达标排放,不得扰民。 (2)废水 技改项目厂区排水实行“雨污分流、清污分流”,雨水经雨水管网收集后排入区域雨水管网,技改项目不新增生活污水,地面冲洗废水及初期雨水经厂区现有含油废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接管要求接管排入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尾水排入长江;项目产生的蒸汽冷凝水经雨水管网收集后排入附件水体,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 (3)固废 技改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为废油,废油按照相关要求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处置。 通过上述措施处理后,技改项目产生的固废均可得到有效的处理处置,不产生二次污染,固废处置措施方案可行,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4)噪声 技改项目24小时生产,基础油预热器、预混罐搅拌电机、预混罐循环泵、输送泵、添加剂泵、基础油泵、成品油泵,噪声值为75-85 dB(A),高噪声设备通过厂房隔声、安装减震垫等措施,可使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 4、符合清洁生产原则,体现循环经济理念 从技改项目原材料、产品和污染物产生指标等方面综合而言,项目的生产工艺较成熟,排污量较小,基本符合清洁生产的原则要求,体现了循环经济理念。 5、符合区域总量控制要求 技改项目完成后无组织废气排放情况:非甲烷总烃0.08118t/a,在太仓市港区范围内平衡;废水接管考核量为:废水量557t/a、COD 0.2228t/a、SS 0.0557t/a、石油类0.0057t/a,最终排放量:废水量557t/a、COD 0.04456t/a、SS 0.03899t/a、石油类0.002875t/a,纳入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总量范围内。固废均得到有效处置。 技改项目完成后全厂无组织废气排放情况:非甲烷总烃2.72118t/a,在太仓市港区范围内平衡;废水接管考核量为:废水量16682t/a、COD6.6728t/a、SS1.6702t/a、氨氮0.096t/a、磷酸盐0.0192t/a、石油类0.16695t/a,最终排放量:废水量16682t/a、COD 1.33456t/a、SS1.16774t/a、氨氮0.08341t/a、磷酸盐0.008341t/a、石油类0.08341t/a,纳入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总量范围内。固废均得到有效处置。 综上所述,技改项目产生的各项污染物均可得到有效处置,可达标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该项目在拟建地建设是可行的。
二、建议 1、加强职工的环保教育,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 2、建议建设单位加强各项污染物的处置措施,严格控制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量,尽量减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
|
|
预审意见:
公 章
经办: 签发: 年 月 日 |
|
|
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公 章
经办: 签发: 年 月 日 |
|
|
审批意见:
公 章 经办: 签发: 年 月 日
|
||
技改基础油储罐、添加剂储罐、成品油储罐及配套用房项目
风 险 专 项 评 价
埃克森美孚(太仓)石油有限公司
二〇一八年十月
目 录
6.2 本次拟增加的环境风险预防措施........................................................................ 37
7.1 公司环境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组成........................................................................ 39
7.2 公司环境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职责........................................................................ 40
8 与园区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的衔接................................................................................. 53
埃克森美孚(太仓)石油有限公司位于太仓港区化工园区飞马路1号。公司主要从事生产、制造、调配润滑油、润滑脂,相关石化产品的加工及上述自产产品的销售;管理和经营公司自有的石油化工码头;承接基础油与添加剂、润滑油、润滑脂的贮存以及其他相关业务。目前年产润滑油成品57.6万吨/年(其中生产56.8万吨/年,灌装、周转8000吨/年)。
随着埃克森美孚润滑油配方的改变以及工艺的改革,现有的美孚润滑油罐、基础油储罐、添加剂储罐将无法满足生产的需求。因此,埃克森美孚(太仓)有限公司在现有厂区内投资5800万美元建设“技改基础油储罐、添加剂储罐、成品油储罐及配套用房项目”,本项目为在现有厂区内的技改项目,无新增用地。
环境风险评价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造成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使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项目的部分原辅材料为具有一定毒性或易燃易爆的物料,具有一定的潜在危害性。在突发性的事故状态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一旦释放出来,将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为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等要求,对全厂进行风险排查,查找建设项目存在的环境风险隐患,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完善,使得企业在生产正常运转的基础上,确保厂界外的环境质量,确保职工及周边影响区内人群生物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次环境风险评价将把事故引起厂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重点。通过分析本项目中主要物料的危险性和毒性,识别其潜在危险源并提出防治措施,达到降低风险性、危害程度,保护环境之目的。
2.1.1 物质危险性判定
(1)物质危险性
根据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中涉及的主要化学品,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附录A.1中的表1(详见表1)进行物质危险性判定。
表2.1-1 物质危险性标准
物质类别 |
LD50(大鼠经口)mg/kg |
LD50(大鼠经皮)mg/kg |
LC50(小鼠吸入,4h)mg/L |
|
有毒 物质 |
1 |
<5 |
<1 |
<0.01 |
2 |
5<LD50<25 |
10<LD50<50 |
0.1<LC50<0.5 |
|
3 |
25<LD50<200 |
50<LD50<400 |
0.5<LC50<2 |
|
易燃 物质 |
1 |
可燃气体——在常压下以气态存在并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物;其沸点(常压下)是20℃或20℃以下的物质 |
||
2 |
易燃液体——闪点低于21℃,沸点高于20℃的物质 |
|||
3 |
可燃液体——闪点低于55℃,压力下保持液态,在实际操作条件下(如高温高压)可以引起重大事故的物质 |
|||
爆炸性物质 |
在火焰影响下可以爆炸,或者对冲击、摩擦比硝基苯更为敏感的物质 |
注:(1)有毒物质判定标准序号为1、2的物质,属于剧毒物质;符合有毒物质判定标准序号3的属于一般毒物。(2)凡符合表中易燃物质和爆炸性物质标准的物质,均视为火灾、爆炸危险物质。
(2)毒性物质危险指数
采用单项标准危险指数法对物质危险性进行筛选,毒性物质危险指数由下式计算:
毒性指数= Qi / C0i
式中:Qi——为毒性物质的最大贮存量(t),
C0i——为该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mg/m3)。
*注:数据来源于《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以及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若没有最高容许浓度,就用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代替。
危险系数值越大,表示其危险性越大。
燃烧爆炸危险度H计算为:
H=(R-L)/L
式中:H—危险度
R—燃烧(爆炸)上限
L—燃烧(爆炸)下限
危险度H值越大,表示其危险性越大。
根据表2.1-2,进行石油化工产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表2.1-2 石油化工产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火灾危险性分类 |
产品名称 |
特征 |
|
甲 |
可燃气体 |
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下限<10%(体积) |
|
乙 |
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下限≥10%(体积) |
||
甲 |
A |
液化烃 |
15℃时的蒸汽压力>0.1MPa的烃类液体及其它类似液体 |
B |
可 燃 液 体 |
甲A类以外,闪点<28℃ |
|
乙 |
A |
闪点≥28℃至≤45℃ |
|
B |
闪点≥45℃至≤60℃ |
||
丙 |
A |
闪点≥60℃至≤120℃ |
|
B |
闪点≥120℃ |
表3列出了技改项目完成后全厂主要原辅材料及产品的危险性识别、危险系数、燃烧爆炸危险度、火灾危害性分类。
表2.1-3 物质危险性判别
序号 |
名称 |
毒性 |
单元最大储存量t |
危险指数 |
危险特性 |
沸点 (℃) |
闪点(℃) |
爆炸极限V% |
毒性危害 |
危险度H |
最高容许浓度mg/m3 |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mg/m3 |
|
LC50 |
LD50 |
||||||||||||
1 |
基础油 |
低毒 |
136120 |
— |
可燃 |
>316℃ |
>210℃ |
7.0-0.9 |
5000mg/m3,8小时(大鼠吸入) |
5000mg/kg(大鼠经口) |
6.78 |
— |
— |
2 |
添加剂 |
低毒 |
7650 |
— |
可燃 |
- |
135 |
- |
>5000mg/m3, 4h,大鼠 |
- |
— |
— |
— |
3 |
成品油 |
低毒 |
19100 |
— |
可燃 |
- |
230 |
— |
— |
— |
— |
— |
— |
4 |
STOCK3006 |
低毒 |
1 |
— |
可燃 |
— |
28 |
— |
— |
|
— |
— |
— |
5 |
STOCK3020 |
低毒 |
1 |
— |
可燃 |
— |
>45 |
— |
— |
— |
— |
— |
— |
6 |
STOCK3694 |
低毒 |
1 |
— |
可燃 |
— |
45 |
— |
— |
|
— |
— |
— |
7 |
STOCK3722 |
低毒 |
1 |
— |
可燃- |
|
59 |
— |
— |
- |
— |
— |
— |
8 |
石油醚 |
中毒 |
0.334 |
— |
易燃 |
<-73 |
-49 |
— |
15300mg/ m3, 4 小时(大鼠吸入) |
- |
— |
— |
— |
9 |
丙酮 |
中毒 |
0.334 |
— |
易燃 |
56 |
-17 |
— |
- |
5800 mg/kg(大鼠经口) |
— |
— |
— |
10 |
正戊烷 |
低毒 |
0.334 |
— |
易燃 |
-129.7 |
-49(PMCC) |
1.4-8% |
32500 mg/ m3, 2 小时(小鼠吸入) |
— |
4.71 |
— |
— |
11 |
异辛烷 |
低毒 |
0.334 |
— |
易燃 |
-107.4 |
4.5 |
1% |
20000 mg/ m3,2小时(大鼠吸入) |
— |
- |
— |
— |
12 |
二甲苯 |
中毒 |
0.334 |
— |
易燃 |
-47.9 |
25 |
7% |
— |
4300 mg/kg(大鼠经口) |
- |
— |
100 |
13 |
无水乙醇 |
中毒 |
0.334 |
0.000334 |
易燃 |
-114.1 |
13 |
3.1-27.7% |
— |
7060 mg/kg(大鼠经口) |
7.94 |
1000 |
— |
14 |
硫酸 |
高毒 |
0.334 |
— |
腐蚀物品 |
10.5 |
11 |
— |
320mg/ m3,2小时(大鼠吸入) |
2140 mg/kg(大鼠经口) |
— |
— |
2 |
15 |
甲苯 |
中毒 |
0.334 |
— |
易燃 |
111 |
4 |
— |
20003 mg/ m3, 8小时(小鼠吸入) |
636mg/kg(大鼠经口) |
— |
— |
100 |
16 |
丁酮 |
中毒 |
0.334 |
— |
易燃 |
79.6 |
-9 |
— |
23520 mg/ m3,8 小时(大鼠吸入) |
2737mg/kg(大鼠经口) |
— |
— |
— |
17 |
盐酸 |
中毒 |
0.334 |
— |
腐蚀物品 |
57 |
-40 |
— |
4600mg/m3,(大鼠吸入) |
— |
— |
— |
15 |
18 |
KF分析试剂 |
- |
0.334 |
— |
易燃 |
- |
12 |
— |
— |
— |
— |
— |
— |
19 |
冰醋酸 |
中毒 |
0.334 |
— |
腐蚀物品 |
16.7 |
40(PMCC) |
4-19.9% |
13791 mg/ m3,1 小时(小鼠吸入) |
3310mg/kg(大鼠经口) |
3.975 |
— |
20 |
由表3可见,公司使用的石油醚、丙酮、正戊烷、异辛烷、二甲苯、无水乙醇、甲苯、丁酮、KF分析试剂、冰醋酸为易燃液体,硫酸、盐酸、冰醋酸为酸性腐蚀品,基础油、添加剂、成品油为可燃液体。
2.1.2 功能单元划分
功能单元定义为至少应包括一个(套)危险物质的主要生产装置、设施(贮存容器、管道等)及环保处理设施,或同属一个工厂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每一个功能单元要有边界和特定的功能,在泄漏事故中能有与其它单元分割开的地方。根据环发[2012]77号文等要求,本报告针对全厂进行风险评价。根据厂区布置,本次评价分为一个功能单元,包括生产区和仓储区。
根据厂区的实际情况,生产区和仓储区同属于一个功能单元。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与《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凡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危险性物质,且危险性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功能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对照危险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表,全厂所涉及的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物质最大贮存量及临界量见表2.1-4。
表2.1-4全厂储存主要危险化学品情况表
序号 |
名称 |
单元最大存在量 (t)q |
临界量(t)Q |
q/Q |
1 |
基础油 |
136120 |
2500 |
54.448 |
2 |
添加剂 |
7650 |
2500 |
3.06 |
3 |
成品油 |
19100 |
2500 |
30.56 |
4 |
STOCK3006 |
1 |
— |
— |
5 |
STOCK3020 |
1 |
— |
— |
6 |
STOCK3694 |
1 |
— |
— |
7 |
STOCK3722 |
1 |
— |
— |
8 |
石油醚 |
0.334 |
10 |
0.0334 |
9 |
丙酮 |
0.334 |
500 |
0.000668 |
10 |
正戊烷 |
0.334 |
10 |
0.0334 |
11 |
异辛烷 |
0.334 |
50 |
0.000668 |
12 |
二甲苯 |
0.334 |
5000 |
0.0000668 |
13 |
无水乙醇 |
0.334 |
500 |
0.000668 |
14 |
硫酸 |
0.334 |
- |
- |
15 |
甲苯 |
0.334 |
500 |
0.000668 |
16 |
丁酮 |
0.334 |
1000 |
0.000334 |
17 |
盐酸 |
0.334 |
1000 |
0.000334 |
18 |
KF分析试剂 |
0.334 |
- |
- |
19 |
冰醋酸 |
0.334 |
- |
- |
(∑qn/Qn>1)构成重大危险源 |
— |
88.135 |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8)4.2.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
式中:——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
——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
计算结果表明,该项目危险化学物质的场所构成重大危险源。
本项目位于江苏省太仓市浏家港飞马路1号,不属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名录》中的环境敏感区。
根据该项目污染物排放特征、项目所在地区的地形特点和环境区划功能,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所规定的方法,确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具体见表2.1-5。
表2.1-5 评价工作级别
类 别 |
剧毒危险性物质 |
一般毒性危险物质 |
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 |
爆炸危险性物质 |
重大危险源 |
一 |
二 |
一 |
一 |
非重大危险源 |
二 |
二 |
二 |
二 |
环境敏感地区 |
一 |
一 |
一 |
一 |
根据前面重大危险源判别结果(项目属于重大危险源),以及涉及的主要化学品的危险性、贮存量分析(详见表2.1-3),结合《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中表1评价工作级别的判别依据和方法,确定项目风险评价等级为一级。
为了更好的进行风险防范和制定合理的应急措施,本次风险大气评价范围考虑设置以项目所在地为中心,半径为5公里的范围。
环境风险评价采用的技术路线见图1。
步骤 对象 方法 目标 |
风险识别 |
源项分析 |
后果计算 |
风险评价 |
风险可接受水平 |
风险管理 |
应急措施 |
原料、辅料、中间和最终产品、工厂综合评价法 |
检查表法,评分法,概率评价法 |
确定危险因素和风险类型 |
已识别的危险因素和风险类型 |
确定最大可信事故及其概率 |
定性 |
类比法 |
加权法 |
指数法 |
概率法 |
事故树法 |
定量 |
最大可信事故 |
大气扩散计算 水体扩散计算 综合损害计算 |
确定危害程度 危害范围 |
最大可信事故风险 风险评价标准体系 |
外推法 等级评价法 |
确定风险值和 可接受水平 |
可接受风险水平 不可接受风险水平 |
代价利益分析 |
确定减少风险措施 |
事故现场 周围影响区 |
事故损失减至最小 |
类比法模拟 |
评价 系统 |
否 |
是 |
图1 环境风险评价技术路线图
根据风险评价导则要求并结合企业周围敏感点分布情况,对本项目危险源周围5km范围内的主要集中居住区、学校、医院等环境保护敏感目标进行了排查,建设项目周围5km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目标见表2.4-1,具体分布见附图六。
表2.4-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 要素 |
环境保护目标 |
方位 |
距离(m) |
规模 |
环境功能 |
大气 环境 |
马北村 |
W |
700 |
850人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类区 |
金家村 |
W |
2500 |
220人 |
||
新港花园 |
W |
2600 |
3500人 |
||
中燕村 |
W |
4000 |
260人 |
||
花浦村 |
W |
4500 |
200人 |
||
马桥村 |
SW |
1000 |
460人 |
||
茜泾村 |
SW |
1800 |
300人 |
||
火箭村 |
SW |
1800 |
280人 |
||
浏家港镇 |
SW |
1800 |
25000人 |
||
三里村 |
SW |
2600 |
280人 |
||
桃源村 |
SW |
2800 |
200人 |
||
吴泾庙村 |
SW |
4200 |
180人 |
||
长浜村 |
SW |
4500 |
260人 |
||
寿安村 |
SW |
4700 |
330人 |
||
江红村 |
SE |
1600 |
300人 |
||
三井村 |
SE |
3400 |
180人 |
||
水环境 |
新塘河 |
S |
相邻 |
小型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区 |
随塘河 |
E |
相邻 |
小型 |
||
长江 |
E |
300 |
中型 |
识别范围包括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生产过程风险识别、储运系统风险识别和公用、环保及辅助系统风险识别。
2、风险类型
根据有毒有害物质发生起因,分为火灾、爆炸和泄漏三种类型。
全厂风险类型主要为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物料泄漏及因此而造成的事故排放,不考虑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引起的事故风险。具体如下:
①因生产装置故障或储存容器泄漏,造成物料的泄漏。
②因消防管理措施不当,造成的火灾、爆炸事故。
③因废气处理装置故障,造成的非正常排放甚至事故排放。
根据表2.1-3,通过对全厂所涉及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进行危险性识别。公司使用的石油醚、丙酮、正戊烷、异辛烷、二甲苯、无水乙醇、甲苯、丁酮、KF分析试剂、冰醋酸为易燃液体,硫酸、盐酸、冰醋酸为酸性腐蚀品,基础油、添加剂、成品油为可燃液体。
综合考虑项目所涉及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的使用量、储存量、理化特性、毒性、可燃性、爆炸性等指标、毒性指数、危险指数等因素,通过判定结果,本报告将基础油、丙酮确定为风险评价因子。
3.3.1生产过程风险分析
润滑油调和过程为物理混合过程,涉及的风险事故主要为产品混合罐破裂,导致润滑油泄漏。
3.3.2其它危险、有害因素风险分析
(1)生产设备的动力线路与保护接地电路间如不符合强度和绝缘要求、保护接地电路要没有良好的连续性、电气系统不合格、主要接地电路缺乏良好的连续性、电气柜未接地等,作业人员接触带电的设备可能造成触电事故。
(2)在电气设备的维护及检修过程中,若没有加挂工作牌造成意外的送电或保护措施不当可引起作业人员触电伤害,主要的部位有电机、操作柜等。
识别结论:生产工艺过程的主要危险性是泄漏、火灾、爆炸等。
本项目使用的化学品物质基础油、添加剂均储存在储罐内;正戊烷等各类化学品储存在甲级危险化学品库;成品润滑油储存在储罐、成品仓库内。
3.4.1原材料储运系统风险识别
本项目基础油由码头直接通过管道运输至储罐,添加剂由密闭专用运输车、运送至储罐区内,储罐区物料由管道密闭输送至生产及灌装车间内,储运设施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储运过程中若管道、阀门、法兰连接处密闭不良,或者由于操作失误等原因可能导致物料发生泄漏事故,遇火源可能会引起火灾。
(2)油品输送采用泵送,若压力过高可能导致设备、管道破裂,造成物料泄漏。
(3)若员工在上岗前培训不够,操作时未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或者出现误操作,可能引起风险事故。
(4)油品在输送过程中易产生静电,若设备材料选择不当或静电接地不良,静电容易积聚,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火花放电,有可能引起火灾事故。
(5)在设备的检修作业时,若未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例如作业时无人监护、进入设备检修前未将各管道用盲板隔离、未经分析设备和管道内氧含量,有可能引起机械伤害、中毒、窒息或燃烧爆炸等事故,导致人员受伤甚至死亡。
(6)储油罐计量仪表失灵,致使油罐装油过程中罐满溢出;或者在灌装过程中,由于存在气障气阻,至使油类溢出。
3.4.1危化品储运系统风险识别
正戊烷、甲苯、二甲苯等危险化学品储存在甲级危险化学品中的防火柜里。此类危险化学品储运设施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防火柜内的物品堆放,若不规范、互为禁忌物混放、未分类、分区、分库、未按安全防火规范要求存放,易造成火灾、爆炸、中毒的危险。
(2)搬运危险品若未执行轻装轻卸,或者堆垛过高不稳,发生倾倒,或者在库房内分装、改装等,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容易造成中毒、火灾事故。
(3)仓库的防雷防静电装置失效,在雷电天气的影响下,容易发生生火灾、爆炸的危险。
(4)发生易燃液体泄漏,挥发后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仓库遇火源如电气设备绝缘层损坏而产生的电气火花将发生火灾、爆炸。
(5)操作易燃液体未穿防静电工作服,若遇易燃液体泄漏,存在着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性。
(6)库房内使用能产生火花的工具以及不防爆的运输车辆进入仓库内,若遇易燃液体泄漏,存在着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性。
识别结论:储运过程中主要存在泄漏、中毒、环境污染、火灾、爆炸等风险。
主要公用工程为供水、供电系统、压缩空气系统和天然气供气系统等。各系统风险识别具体如下:
(1)变压器及电气设备的火灾、爆炸
变电、输电、配电、用电的电气设备(如变压器、配电装置、高压开关柜、照明装置和有些电气开关等)在严重过载和故障情况下,如绝缘被击穿、稳压电源短路或高阻抗元件因接触不良,元器件突发故障,雷击,机房内违反规程私拉乱接,接地不良,变压器线圈绝缘损坏发生短路,铁芯过热,外部线路短路,容易引起电气火灾。
(2)电缆火灾
因电缆表面的绝缘材料为可燃物质,如果超负荷运行导致电缆过热,会发生电缆火灾;或因电缆绝缘破损、老化或接触高温等因素导致绝缘性能下降引起相间短路或相间对地短路而产生火灾。
3.5.2供水系统风险识别
给水设备故障会造成供水不正常,可导致消防用水无法保障,一旦遇到火灾可加重企业的火灾损失。同时消防水量、水压的设计不充分也可影响到消防用水的需求。
空压机如安装不符合要求,会振动强烈,容易造成其连的空气管道振动疲劳,降低强度。空气压缩机系统自身还存在机械伤害、电气伤害的危险。空压机房气温过高或润滑油油质变差而不及时更换,会影响压缩机的安全运行。此外空压机属于强噪声源,在运行中产生较强的噪音,长期接触,容易引起听力损伤、身体疲惫等危害。
空气储罐属于受压容器,当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失效、失控、金属材料腐蚀、疲劳或未进行定期保养时,存在着发生爆炸或爆破的危险性。
识别结论:公用工程主要存在电气火灾、泄漏、火灾、爆炸等风险。
3.6.1废气处理系统风险识别
公司在调和工序、灌装线处共设置5套油气回收处理设施,产生的调和废气、灌装废气经油气回收处理设施处理后无组织排饭。若废气处理系统发生故障,造成有机废气超标排放,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影响甚至造成影响。
3.6.2废水处理站风险识别
公司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地面冲洗废水及初期雨水经厂内含油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一起接管太仓港城组团污水处理。若废水处理系统发生故障,未及时排出,可导致水污染物超标排放,可能会导致污水处理厂工艺出现异常,造成周围水环境、土壤、地下水污染。
3.6.3危险固废堆场风险识别
厂区内产生的危险固废,如废试剂储存在危险桶内,若管理不善,遇到明火,则可能发生火灾事故。
当发生自然灾害时,可能会造成基础油、润滑油储罐及生产装置物料泄漏、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中毒事故等,如遇闪电、火花等,还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自然灾害还可能造成环保设施的损坏,造成事故排放,环境污染事故。
识别结论:自然灾害的风险主要是环境污染、中毒、火灾、爆炸事故。
空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要素是危险性物质向环境转移的最基本的途径,同时这三种要素之间又随时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污染物进入环境后,随着空气和水体环境发生推流迁移、分散稀释和降解转化运动。项目基础油、润滑油向环境泄漏后会有部分易挥发成分产生废气扩散至大气环境中,同时若引发火灾,可能产生的次生污染为火灾消防液、消防土及燃烧废气。硫酸、盐酸属于酸性物质,其向外环境转移主要是通过泄漏后,遇水冲刷进入水环境。
项目的基础油、润滑油属于可燃物质,其向环境泄漏后会有部分易挥发成分产生废气扩散至大气环境中,同时若引发火灾,可能产生的次生污染为火灾消防液、消防土及燃烧废气;盐酸、硫酸属于酸性腐蚀物质,产生的次生危害主要为事故废水;当油气回收处置装置发生故障时,会出现短时事故排放,可能会引起环境污染甚至中毒事故。若废气处理系统发生故障,造成有毒有害气体超标排放,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影响甚至造成中毒事故。
项目主要事故源项是基础油、丙酮、二甲苯、盐酸泄漏,基础油泄漏并遇火源导致火灾,项目涉及的原料为液态,对运行潜在的事故用事件树(ETA)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详见图6.1-1。
储油罐、供油管路等丙酮瓶、二甲苯瓶、盐酸瓶 |
泄漏 |
仪器显示泄漏,立即关闭有关阀门或堵漏 |
操作工发现,关闭阀门或堵漏 |
操作工未发现,或阀门损坏或堵漏失败 |
遇明火 |
自然扩散 |
未造成事故 |
未造成事故 |
火灾事故 |
泄漏污染 |
仪器未显示 |
图2贮存系统事件树示意图
事故树分析表明,储油罐、供油管路等设备物料,丙酮、二甲苯、盐酸泄漏,可能引发火灾危险事故或扩散污染事故。
根据对我国石化企业目前的安全技术状况所做出的综合分析,危险物质泄漏扩散事故一般可以划分为小型、中型、大型三个等级。
①小型泄漏事故
危险物质泄漏量较小,泄漏时间较短的事故称为小型泄漏事故。如:因密封材料失效引起冒滴漏造成的蒸气逸散;或因装卸过满造成溢漏等。
对大多数物料而言,小型泄漏事故中形成的危险物质泄漏量不大,因此扩散危险较小,往往不会引起生产区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根据目前的安全技术水平判断,小型泄漏事故发生频率较高。
②中型泄漏事故
危险物质泄漏量较大,泄漏时间中等的事故称为中型泄漏事故。如:输送管线破裂等。
中型泄漏事故可能对储罐区内受到明显影响,并有可能恶化临近区域的职业安全卫生状况,如:引起火灾事故和损害作业人员身体健康等。中型泄漏事故对厂区环境造成危害的程度及其范围会比较明显。
按照我国目前的安全管理水平,只要采取了系统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就可以明显减少厂区内发生中型泄漏事故的可能性。因此,中型泄漏事故发生概率较小。
③大型泄漏事故
危险物质泄漏量很大,泄漏时间较长的事故称为大型泄漏事故。如:运输工具及其它场所起火爆炸,引起大量危险物质泄漏于陆地或大气。本项目物质储量虽然较大,但只要采取了系统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及风险防范措施,大型泄漏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大型泄漏事故一旦发生,项目生产在一定时间内很可能陷于瘫痪,并且往往伴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与此同时,起火和相应的管路、储罐破损所引起的溢漏、扩散及燃烧等,有可能严重恶化本项目临近区域的空气质量。因此,大型泄漏事故是对周围环境安全和构成严重威胁的灾难性重大事故。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中的定义,最大可信事故指:在所 有预测概率不为零的事故中,对环境(或健康)危害最严重的重大事故。由上节分析可知,本项目原辅材料暂存过程中存在泄漏、火灾风险;生产过程中的事故为生产时容器阀门、储罐破裂、等引起的泄露甚至火灾等。
通过对相关企业产生风险情况的类比,并结合本项目的特点,本项目的最大可信事故为储罐等破裂引起的基础油泄漏,以及甲级危化品储存间丙酮、二甲苯、盐酸泄漏,从而引发的环境污染。
根据《化工装备事故分析与预防》国化工行业事故发生情况的相关资料,结合化工行业的有关规范,得出各类化工设备事故发生频率Pa,见表4.2-1。
表4.2-1 事故频率Pa取值表 单位:次/年
设备名称 |
反应容器 |
储罐 |
管道破裂 |
事故频率 |
1.1×10-5 |
1.2×10-6 |
6.7×10-6 |
由表4.2-1可知,同类项目发生事故的概率为1.2×10-6(次/年)。参照目前化工企业的事故频率统计值,确定本项目发生最大可信事故的概率为 1.2×10-6(次/年)。
5.1.1泄漏量计算
项目物料泄漏主要考虑储存单元中的基础油,以及甲级危化品储存间的丙酮、二甲苯、盐酸。考虑泄漏时间10分钟。泄出液体的泄漏速度可用流体力学的伯努利方程计算,其泄漏速度为:
式中:Q0-液体泄漏速度,kg/s;
Cd—液体泄漏系数,取0.62;
A—裂口面积,m2,取桶底φ10mm孔,即7.85×10-5m2;
ρ—泄漏液体密度,kg/m3;
P—容器内介质压力,Pa;
P0—环境压力,Pa;
g—重力加速度,9.8m/s2;
h—裂口之上液位高度,m。
液体泄漏情况见表5.1-1。
表5.1-1 液体泄漏量计算参数
符号 |
含义 |
单位 |
基础油 |
丙酮 |
二甲苯 |
盐酸 |
Cd |
液体泄漏系数 |
无量纲 |
0.62 |
0.62 |
0.62 |
0.62 |
A |
裂口面积 |
m2 |
7.85×10-5 |
7.85×10-5 |
7.85×10-5 |
7.85×10-5 |
ρ |
泄漏液体密度 |
kg/m3 |
870 |
791 |
860 |
1200 |
P |
容器内介质压力 |
Pa |
常压+0.013 |
常压 |
常压 |
常压 |
P0 |
环境压力 |
Pa |
常压 |
常压 |
常压 |
常压 |
G |
重力加速度 |
m/s2 |
9.8 |
9.8 |
9.8 |
9.8 |
h |
裂口之上液位高度 |
m |
10.22 |
0.3 |
0.3 |
0.3 |
Q0 |
液体泄漏速度 |
kg/s |
0.599 |
0.0066 |
0.0072 |
0.01 |
|
泄漏时间 |
s |
600 |
600 |
600 |
600 |
|
泄漏量 |
kg |
360 |
3.94 |
4.3 |
6 |
5.1.2泄漏液体蒸发量计算
泄漏液体的蒸发分为闪蒸蒸发、热量蒸发和质量蒸发三种,其蒸发总量为三种蒸发之和。丙酮瓶、二甲苯瓶、盐酸瓶、基础油储罐或管道破裂引起物料泄漏时,环境温度为25℃,基础油沸点约316℃以上,丙酮沸点约56℃以上均高于环境温度,而闪蒸蒸发和热量蒸发仅发生在环境温度高于物质沸点的条件下,因此基础油及丙酮泄漏后仅考虑质量蒸发。
因破裂引起大量物料泄漏时,需计算液体泄漏形成液池后的质量蒸发量。质量蒸发速度Q3按下:
(1)
式中:Q3——质量蒸发速度,kg/s;
a,n——大气稳定度系数:取不利气象条件E、F稳定度下n=0.3, a=5.285×10-3;
M——分子量,kg/mol;
p——液体表面蒸气压,Pa;
R——气体常数;J/mol·k:取8.314 J/mol·k;
T0——环境温度,k:取298k;
u——风速,m/s:取项目所在地平均风速3.7m/s及静风风速0.5m/s两种情况;
r——液池半径,m。
液池最大直径取决于泄漏点附近的地域构型、泄漏的连续性或瞬时性。有围堰时,以围堰最大等效半径为液池半径;无围堰时,设定液体瞬间扩散到最小厚度时,推算液池等效半径。项目基础油储罐围堰面积约800m2,泄漏后形成的液池等效半径为15.9m,厚度0.0005m。丙酮瓶、二甲苯瓶、盐酸瓶泄漏后形成的液池等效半径约分别为为0.892m,厚度均为0.002m。
表5.1-2 液池蒸发模式参数
稳定度条件 |
n |
α |
不稳定(A,B) |
0.2 |
3.846×10-3 |
中性(D) |
0.25 |
4.685×10-3 |
稳定(E,F) |
0.3 |
5.285×10-3 |
泄漏事故发生后,DCS控制系统将在600秒内发现事故,工作人员及时进行补救,并对泄漏出的液体进行有效覆盖等,以减少泄漏时间、泄漏量以及液体挥发量。此处考虑不同稳定度,在有风及静风条件下的基础油的挥发,其计算结果见表5.1-3。
表5.1-3 挥发速率计算结果
风速条件 |
稳定度条件 |
基础油挥发速率(kg/s) |
丙酮挥发速率 (kg/s) |
二甲苯挥发速率 (kg/s) |
盐酸挥发速率 (kg/s) |
0.5m/s |
不稳定(A,B) |
0.00078 |
0.000126 |
0.000033 |
0.0513 |
3.7m/s |
0.00233 |
0.000648 |
0.00017 |
0.2639 |
|
0.5m/s |
中性(D) |
0.00077 |
0.00016 |
0.000042 |
0.0651 |
3.7m/s |
0.00239 |
0.000758 |
0.000199 |
0.3088 |
|
0.5m/s |
稳定(E,F) |
0.00078 |
0.000188 |
0.000049 |
0.0764 |
3.7m/s |
0.00246 |
0.000824 |
0.000216 |
0.3353 |
5.1.3预测模式
大气扩散预测模式
本项目采用多烟团模式,在事故后果评价中采用下列烟团公式:
式中:C(x,y,o)——下风向地面(x,y)坐标处的空气中污染物浓度,mg/m3;
xo,yo,zo——烟团中心坐标;
Q——事故期间烟团的排放量;
σx,σy,σz——为x、y、z方向的扩散参数,m。常取σX=σy。
对于瞬时或短时间事故,可采用下述变天条件下多烟团模式:
式中:——第i个烟团在时刻(即第w时段)在点(x,y,o)产生的地面浓度;
Q’——烟团排放量(mg),为释放率,mg/s;为时段长度,s;
,,——烟团在w时段沿x、y和z方向的等效扩散参数(m),可由下式估算:
式中:
(*)
和——第w时段结束时第i烟团质心的x和y坐标,由下述两式计算:
各个烟团对某个关心点t小时的浓度贡献,按下式计算:
式中n为需要跟踪的烟团数,可由下式确定:
式中,f为小于1的系数,可根据计算要求确定。
润滑油选用重气体扩散模式进行预测:
重气体扩散采用Cox和Carpenter稠密气体扩散模式,计算稳定连续释放和瞬时释放后不同时间时的气团扩散。气团扩散按下式计算:
在重力作用下的扩散:
在空气的夹卷作用下扩散:
(从烟雾的四周夹卷)
(从烟雾的顶部夹卷)
式中:R--瞬间泄漏的烟云形成半径;
h--圆柱体的高;
--边缘夹卷系数,取0.6;
a--顶部夹卷系数,取0.1;
u1--风速,m/s;
K--试验值,一般取1;
Ri--Richardon数,由下式得出:
α--经验常数,取0.1;
U1--轴向紊流速度;
l--紊流长度;
5.1.3预测结果与分析
当储存单元基础油发生泄漏事故时,在平均风速条件下:不稳定(A,B)源强0.00233kg/s,中性(D)源强0.00239kg/s,稳定(E,F)源强0.00246kg/s。在静风条件下:不稳定(A,B)源强0.00078kg/s,中性(D)源强0.00077kg/s,稳定(E,F)源强0.00078kg/s。
当甲级危化品储存间丙酮发生泄漏事故时,在平均风速条件下:不稳定(A,B)源强0.000648kg/s,中性(D)源强0.000758kg/s,稳定(E,F)源强0.000824kg/s。在静风条件下:不稳定(A,B)源强0.000126kg/s,中性(D)源强0.00016kg/s,稳定(E,F)源强0.000188kg/s。
当甲级危化品储存间二甲苯发生泄漏事故时,在平均风速条件下:不稳定(A,B)源强0.00017kg/s,中性(D)源强0.000199kg/s,稳定(E,F)源强0.000216kg/s。在静风条件下:不稳定(A,B)源强0.000033kg/s,中性(D)源强0.000042kg/s,稳定(E,F)源强0.000049kg/s。
当甲级危化品储存间盐酸发生泄漏事故时,在平均风速条件下:不稳定(A,B)源强0.2639kg/s,中性(D)源强0.3088kg/s,稳定(E,F)源强0.3353kg/s。在静风条件下:不稳定(A,B)源强0.0513kg/s,中性(D)源强0.0651kg/s,稳定(E,F)源强0.0764kg/s。
a.平均风速条件下:基础油泄漏具体预测结果见表5.1-4和5.1-5。
表5.1-4 基础油泄漏事故下风向各预测时刻最大落地浓度 mg/m3
预测时刻 |
大气稳定度类型 |
|||
A-B |
C—D |
E |
F |
|
5 |
23.1932 |
23.6721 |
23.7434 |
23.5963 |
10 |
23.1932 |
23. 6721 |
23.7434 |
23.5963 |
15 |
0.0570 |
1.1500 |
7.0000 |
9.0400 |
20 |
0.0322 |
1.0035 |
5.3044 |
7.8451 |
25 |
0.0208 |
0.9531 |
3.6460 |
5.6451 |
30 |
0.0064 |
0.3566 |
1.9886 |
3.4407 |
35 |
0.0021 |
0.1916 |
1.3241 |
2.4407 |
40 |
0.0013 |
0.1212 |
0.9702 |
1.8674 |
45 |
0.0004 |
0.0842 |
0.7530 |
1.4970 |
50 |
0.0003 |
0.0622 |
0.6077 |
1.3570 |
55 |
0.0002 |
0.0479 |
0.5045 |
1.2348 |
60 |
0.0001 |
0.0379 |
0.4280 |
1.1143 |
表5.1-5基础油泄露事故对浏家港镇的风险影响预测 mg/m3
预测时刻(min) |
大气稳定度类型 |
|||
A-B |
C—D |
E |
F |
|
5 |
0.0586 |
1.5233 |
3.9452 |
5.3681 |
10 |
0.0796 |
1.5735 |
3.9463 |
5.4233 |
15 |
0.0796 |
1.5735 |
3.9463 |
5.4233 |
20 |
0.0796 |
1.5735 |
3.9463 |
5.4233 |
25 |
0.0246 |
0.2084 |
0.0444 |
0.0044 |
30 |
0.0128 |
0.1592 |
0.0272 |
0.0022 |
35 |
0 |
0 |
0 |
0 |
40 |
0 |
0 |
0 |
0 |
45 |
0 |
0 |
0 |
0 |
50 |
0 |
0 |
0 |
0 |
55 |
0 |
0 |
0 |
0 |
60 |
0 |
0 |
0 |
0 |
经预测,基础油在平均风速条件E稳定度条件下,泄漏事故发生后5-10分钟内落地浓度最大,最大落地浓度23.7434mg/m3,位于下风向65.3m处,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厂区内。
基础油在平均风速条件下F稳定度条件下,泄漏事故发生后10-20分钟内在浏家港镇的落地浓度最大,为5.4112mg/m3,未超过短时间最大容许浓度范围,对该环境保护目标影响较小。
丙酮泄漏具体预测结果见表5.1-6和5.1-7。
表5.1-6 丙酮泄漏事故下风向各预测时刻最大落地浓度 mg/m3
预测时刻 |
大气稳定度类型 |
|||
A-B |
C—D |
E |
F |
|
5 |
10.4088 |
419.0138 |
8775.2456 |
12934.5350 |
10 |
10.4088 |
419.0138 |
8775.2456 |
12934.5350 |
15 |
0.0009 |
0.2761 |
7.6795 |
10.4905 |
20 |
0.0001 |
0.0837 |
2.4412 |
3.3214 |
25 |
0 |
0.0417 |
1.2419 |
1.6853 |
30 |
0 |
0.0256 |
0.7676 |
1.0396 |
35 |
0 |
0.0174 |
0.5279 |
0.7142 |
40 |
0 |
0.0125 |
0.3871 |
0.5250 |
45 |
0 |
0.0094 |
0.2918 |
0.4057 |
50 |
0 |
0.0073 |
0.2293 |
0.3310 |
55 |
0 |
0.0057 |
0.1838 |
0.2744 |
60 |
0 |
0.0046 |
0.1497 |
0.2304 |
表5.1-7丙酮泄漏事故对浏家港镇的风险影响预测 mg/m3
预测时刻(min) |
大气稳定度类型 |
|||
A-B |
C—D |
E |
F |
|
5 |
0 |
0 |
0 |
0 |
10 |
0 |
0 |
0 |
0 |
15 |
0 |
0 |
0 |
0 |
20 |
0 |
0.0011 |
0 |
0 |
25 |
0 |
0.0116 |
0 |
0 |
30 |
0 |
0.0143 |
0 |
0 |
35 |
0 |
0.0039 |
0 |
0 |
40 |
0 |
0 |
0 |
0 |
45 |
0 |
0 |
0 |
0 |
50 |
0 |
0 |
0 |
0 |
55 |
0 |
0 |
0.0003 |
0.0001 |
60 |
0 |
0 |
0.0053 |
0.0038 |
经预测,丙酮在平均风速条件F稳定度条件下,泄漏事故发生后5-10分钟内落地浓度最大,最大落地浓度12934.535mg/m3,位于下风向4.3m处,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厂区内。
丙酮在平均风速条件下C-D稳定度条件下,泄漏事故发生后25-30分钟内在浏家港镇的落地浓度最大,为0.0143mg/m3,未超过短时间最大容许浓度范围,对该环境保护目标影响较小。
二甲苯泄漏具体预测结果见表5.1-8和5.1-9。
表5.1-8 二甲苯泄漏事故下风向各预测时刻最大落地浓度 mg/m3
预测时刻 |
大气稳定度类型 |
|||
A-B |
C—D |
E |
F |
|
5 |
2.7307 |
63.5381 |
2300.3071 |
3390.6063 |
10 |
2.7307 |
63.5381 |
2300.3071 |
3390.6063 |
15 |
0.0002 |
0.0404 |
2.0131 |
2.7499 |
20 |
0 |
0.0122 |
0.6399 |
0.8707 |
25 |
0 |
0.0062 |
0.3256 |
0.4418 |
30 |
0 |
0.0038 |
0.2012 |
0.2725 |
35 |
0 |
0.0026 |
0.1384 |
0.1872 |
40 |
0 |
0.0019 |
0.1015 |
0.1376 |
45 |
0 |
0.0014 |
0.0765 |
0.1064 |
50 |
0 |
0.0011 |
0.0601 |
0.0868 |
55 |
0 |
0.0009 |
0.0482 |
0.0719 |
60 |
0 |
0.0007 |
0.0392 |
0.0604 |
表5.1-9二甲苯泄漏事故对浏家港镇的风险影响预测 mg/m3
预测时刻(min) |
大气稳定度类型 |
|||
A-B |
C—D |
E |
F |
|
5 |
0 |
0 |
0 |
0 |
10 |
0 |
0 |
0 |
0 |
15 |
0 |
0 |
0 |
0 |
20 |
0 |
0.0003 |
0 |
0 |
25 |
0 |
0.0030 |
0 |
0 |
30 |
0 |
0.0038 |
0 |
0 |
35 |
0 |
0.0010 |
0 |
0 |
40 |
0 |
0 |
0 |
0 |
45 |
0 |
0 |
0 |
0 |
50 |
0 |
0 |
0 |
0 |
55 |
0 |
0 |
0.0001 |
0 |
60 |
0 |
0 |
0.00014 |
0.0001 |
经预测,二甲苯在平均风速条件F稳定度条件下,泄漏事故发生后5-10分钟内落地浓度最大,最大落地浓度3390.6063mg/m3,位于下风向4.3m处,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厂区内。
二甲苯在平均风速条件下C-D稳定度条件下,泄漏事故发生后25-30分钟内在浏家港镇的落地浓度最大,为0.0038mg/m3,未超过短时间最大容许浓度范围,对该环境保护目标影响较小。
盐酸泄漏具体预测结果见表5.1-10和5.1-11。
表5.1-10 盐酸泄漏事故下风向各预测时刻最大落地浓度 mg/m3
预测时刻 |
大气稳定度类型 |
|||
A-B |
C—D |
E |
F |
|
5 |
4239.4399 |
98622.6511 |
3573575.8490 |
5267738.0902 |
10 |
4239.4399 |
98622.6511 |
3573575.8490 |
5267738.0902 |
15 |
0.3587 |
62.7410 |
93125.0443 |
4269.0019 |
20 |
0.0306 |
19.0080 |
993.3846 |
1351.5665 |
25 |
0.0114 |
9.5635 |
505.3756 |
685.7792 |
30 |
0.0055 |
5.8782 |
312.3717 |
423.0433 |
35 |
0.0031 |
4.0206 |
214.8247 |
290.6149 |
40 |
0.0019 |
2.9262 |
157.5041 |
213.6164 |
45 |
0.0012 |
2.2049 |
118.7578 |
165.0939 |
50 |
0.0008 |
1.7064 |
93.3214 |
134.6748 |
55 |
0.0006 |
1.3498 |
74.7854 |
111.6496 |
60 |
0.0004 |
1.0877 |
60.9109 |
93.7479 |
表5.1-11盐酸泄漏事故对浏家港镇的风险影响预测 mg/m3
预测时刻(min) |
大气稳定度类型 |
|||
A-B |
C—D |
E |
F |
|
5 |
0 |
0 |
0 |
0 |
10 |
0.0016 |
0 |
0 |
0 |
15 |
0.0126 |
0.0010 |
0 |
0 |
20 |
0.0206 |
0.4557 |
0 |
0 |
25 |
0.0105 |
4.7236 |
0 |
0 |
30 |
0.0010 |
5.8423 |
0 |
0 |
35 |
0 |
1.5897 |
0 |
0 |
40 |
0 |
0.0162 |
0 |
0 |
45 |
0 |
0 |
0 |
0 |
50 |
0 |
0 |
0.0028 |
0.0002 |
55 |
0 |
0 |
0.1312 |
0.0354 |
60 |
0 |
0 |
2.1541 |
1.5620 |
经预测,盐酸在平均风速条件F稳定度条件下,泄漏事故发生后5-10分钟内落地浓度最大,最大落地浓度5267738.0902mg/m3,位于下风向4.3m处,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厂区内。
盐酸在平均风速条件下C-D稳定度条件下,泄漏事故发生后25-30分钟内在浏家港镇的落地浓度最大,为5.8423mg/m3,未超过短时间最大容许浓度范围,对该环境保护目标影响较小。
b.静风条件下:基础油泄漏具体预测结果见表5.1-12和5.1-13
表5.1-12 基础油泄漏事故下风向各预测时刻最大落地浓度 mg/m3
预测时刻(min) |
大气稳定度类型 |
|||
A-B |
C—D |
E |
F |
|
5 |
483.9762 |
318.6533 |
198.5727 |
135.3006 |
10 |
483.4935 |
318.1256 |
205.5629 |
143.2107 |
15 |
1.3928 |
34.8879 |
123.8653 |
118.2147 |
20 |
0.8765 |
25.7632 |
86.1986 |
91.0147 |
25 |
0.4924 |
13.5556 |
49.4219 |
66.5692 |
30 |
0.1691 |
3.2177 |
12.1520 |
16.8399 |
35 |
0.0940 |
1.3333 |
5.1007 |
7.1069 |
40 |
0.0244 |
0.6958 |
2.6818 |
3.7439 |
45 |
0.0183 |
0.4132 |
1.6002 |
2.2361 |
50 |
0.0095 |
0.2668 |
1.0368 |
1.4496 |
55 |
0.0056 |
0.1828 |
0.7122 |
0.9961 |
60 |
0.0038 |
0.1310 |
0.5112 |
0.7151 |
表5.1-13 基础油泄漏事故对浏家港镇的风险影响预测 (mg/m3)
预测时刻(min) |
大气稳定度类型 |
|||
A-B |
C—D |
E |
F |
|
5 |
0.0004 |
0 |
0 |
0 |
10 |
0.0394 |
0.0106 |
0.0016 |
0.0022 |
15 |
0.0833 |
0.2431 |
0.2769 |
0.3838 |
20 |
0.1059 |
0.6143 |
1.2168 |
1.6919 |
25 |
0.1172 |
0.8898 |
2.1524 |
2.997 |
30 |
0.0847 |
1.0522 |
2.7968 |
3.897 |
35 |
0.0448 |
0.9272 |
2.931 |
4.1633 |
40 |
0.0248 |
0.6248 |
2.251 |
3.1429 |
45 |
0.0148 |
0.395 |
1.4846 |
2.0745 |
50 |
0.0095 |
0.2536 |
0.9526 |
1.3318 |
55 |
0.0065 |
0.1686 |
0.6223 |
0.8703 |
60 |
0.0046 |
0.1163 |
0.4193 |
0.5865 |
经预测,基础油在静风条件A-B稳定度条件下,泄漏事故发生后5分钟落地浓度最大,最大落地浓度483.9762 mg/m3,位于下风向1.9m处,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厂区内。
基础油在静风条件下F稳定度条件下,泄漏事故发生后35分钟在浏家港镇的落地浓度最大,为4.1633mg/m3,未超过短时间最大容许浓度范围,对该环境保护目标影响较小。
丙酮泄漏具体预测结果见表5.1-14、5.1-15。
表5.1-14 丙酮泄漏事故下风向各预测时刻最大落地浓度 mg/m3
预测时刻(min) |
大气稳定度类型 |
|||
A-B |
C—D |
E |
F |
|
5 |
0.2311 |
14.8775 |
38.0782 |
53.3094 |
10 |
0.2312 |
14.8821 |
38.0907 |
53.3268 |
15 |
0 |
0.0059 |
0.0151 |
0.0211 |
20 |
0 |
0.0013 |
0.0032 |
0.0045 |
25 |
0 |
0.0005 |
0.0012 |
0.0017 |
30 |
0 |
0.0002 |
0.0006 |
0.0008 |
35 |
0 |
0.0001 |
0.0003 |
0.0005 |
40 |
0 |
0.0001 |
0.0002 |
0.0003 |
45 |
0 |
0.0001 |
0.0001 |
0.0002 |
50 |
0 |
0 |
0.0001 |
0.0001 |
55 |
0 |
0 |
0.0001 |
0.0001 |
60 |
0 |
0 |
0.0001 |
0.0001 |
表5.1-15丙酮泄漏事故对浏家港镇的风险影响预测 (mg/m3)
预测时刻(min) |
大气稳定度类型 |
|||
A-B |
C—D |
E |
F |
|
5 |
0 |
0 |
0 |
0 |
10 |
0 |
0 |
0 |
0 |
15 |
0 |
0 |
0 |
0 |
20 |
0 |
0 |
0 |
0 |
25 |
0 |
0 |
0 |
0 |
30 |
0 |
0 |
0 |
0 |
35 |
0 |
0 |
0 |
0 |
40 |
0 |
0 |
0 |
0 |
45 |
0 |
0 |
0 |
0 |
50 |
0 |
0 |
0 |
0 |
55 |
0 |
0 |
0 |
0 |
60 |
0 |
0 |
0 |
0 |
经预测,丙酮在静风条件F稳定度条件下,泄漏事故发生后10分钟落地浓度最大,最大落地浓度53.3094 mg/m3,位于下风向4.1m处,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厂区内。
丙酮在静风条件下,泄漏事故发生后60分钟内不会到达浏家港镇,对该环境保护目标影响较小。
二甲苯泄漏具体预测结果见表5.1-16、5.1-17。
表5.1-16 二甲苯泄漏事故下风向各预测时刻最大落地浓度 mg/m3
预测时刻(min) |
大气稳定度类型 |
|||
A-B |
C—D |
E |
F |
|
5 |
0.0605 |
2.1528 |
9.9246 |
13.8945 |
10 |
0.0605 |
2.1535 |
9.9279 |
13.8990 |
15 |
0 |
0.0009 |
0.0039 |
0.0055 |
20 |
0 |
0.0002 |
0.0008 |
0.0012 |
25 |
0 |
0.0001 |
0.0003 |
0.0005 |
30 |
0 |
0 |
0.0002 |
0.0002 |
35 |
0 |
0 |
0.0001 |
0.0001 |
40 |
0 |
0 |
0.0001 |
0.0001 |
45 |
0 |
0 |
0 |
0.0001 |
50 |
0 |
0 |
0 |
0 |
55 |
0 |
0 |
0 |
0 |
60 |
0 |
0 |
0 |
0 |
表5.1-17二甲苯泄漏事故对浏家港镇的风险影响预测 (mg/m3)
预测时刻(min) |
大气稳定度类型 |
|||
A-B |
C—D |
E |
F |
|
5 |
0 |
0 |
0 |
0 |
10 |
0 |
0 |
0 |
0 |
15 |
0 |
0 |
0 |
0 |
20 |
0 |
0 |
0 |
0 |
25 |
0 |
0 |
0 |
0 |
30 |
0 |
0 |
0 |
0 |
35 |
0 |
0 |
0 |
0 |
40 |
0 |
0 |
0 |
0 |
45 |
0 |
0 |
0 |
0 |
50 |
0 |
0 |
0 |
0 |
55 |
0 |
0 |
0 |
0 |
60 |
0 |
0 |
0 |
0 |
经预测,二甲苯在静风条件F稳定度条件下,泄漏事故发生后10分钟落地浓度最大,最大落地浓度13.8990mg/m3,位于下风向0.6m处,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厂区内。
二甲苯在静风条件下,泄漏事故发生后60分钟内不会到达浏家港镇,对该环境保护目标影响较小。
盐酸泄漏具体预测结果见表5.1-18、5.1-19。
表5.1-18 盐酸泄漏事故下风向各预测时刻最大落地浓度 mg/m3
预测时刻(min) |
大气稳定度类型 |
|||
A-B |
C—D |
E |
F |
|
5 |
94.0842 |
3336.8438 |
15474.3361 |
21664.0222 |
10 |
94.1140 |
3337.8603 |
15479.4054 |
21671.1192 |
15 |
0.0373 |
1.3226 |
6.1342 |
8.5878 |
20 |
0.0080 |
0.2845 |
1.3165 |
1.8430 |
25 |
0.0031 |
0.1087 |
0.5023 |
0.7033 |
30 |
0.0015 |
0.0533 |
0.2461 |
0.3445 |
35 |
0.0008 |
0.0301 |
0.1391 |
0.1948 |
40 |
0.0005 |
0.0187 |
0.0864 |
0.1210 |
45 |
0.0003 |
0.0124 |
0.0574 |
0.0803 |
50 |
0.0002 |
0.0087 |
0.0401 |
0.0561 |
55 |
0.0002 |
0.0063 |
0.0291 |
0.0407 |
60 |
0.0001 |
0.0047 |
0.0218 |
0.0305 |
表5.1-19盐酸泄漏事故对浏家港镇的风险影响预测 (mg/m3)
预测时刻(min) |
大气稳定度类型 |
|||
A-B |
C—D |
E |
F |
|
5 |
0 |
0 |
0 |
0 |
10 |
0 |
0 |
0 |
0 |
15 |
0.0002 |
0 |
0 |
0 |
20 |
0.0006 |
0 |
0 |
0 |
25 |
0.0008 |
0.0004 |
0 |
0 |
30 |
0.0007 |
0.0014 |
0.0002 |
0.0003 |
35 |
0.0005 |
0.0027 |
0.0010 |
0.0014 |
40 |
0.0004 |
0.0035 |
0.0022 |
0.0031 |
45 |
0.0003 |
0.0038 |
0.0036 |
0.0051 |
50 |
0.0002 |
0.0036 |
0.0047 |
0.0066 |
55 |
0.0002 |
0.0033 |
0.0053 |
0.0074 |
60 |
0.0001 |
0.0029 |
0.0055 |
0.0077 |
经预测,盐酸在静风条件F稳定度条件下,泄漏事故发生后10分钟落地浓度最大,最大落地浓度21664.0222mg/m3,位于下风向6.8m处,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厂区内。
盐酸在静风条件下F稳定度条件下,泄漏事故发生后60分钟在浏家港镇的落地浓度最大,为0.0077mg/m3,未超过短时间最大容许浓度范围,对该环境保护目标影响较小。
油罐火灾燃烧过程中同时会伴生大量的烟尘、CO、SO2、NO2以及未燃烧的油品挥发的非甲烷总烃等污染物,将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影响。由于油罐发生火灾和爆炸后,油品的急剧燃烧所需的供氧量不足,属于典型的不完全燃烧,因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量很大,同时还有部分未燃烧的油品挥发。本次环评将对燃烧过程中的CO和非甲烷总烃排放情况进行预测。
类比淮安市海纳油品有限公司5万吨/年润滑油、燃料油调和生产项目的环评报告,一般火灾事故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源强见表5.1-20。
表5.1-20 燃烧过程大气污染物参数表
燃烧烟气量(m3/h) |
污染物排放速率(kg/h) |
排放时间(min) |
|
CO |
非甲烷总烃 |
||
5169696 |
15000 |
12000 |
30 |
预测所采取的烟团模式如下:
式中:C(x,y,o)——下风向地面(x,y)坐标处的空气中污染物浓度,mg/m3;
xo,yo,zo——烟团中心坐标;
Q——事故期间烟团的排放量;
σx,σy,σz——为x、y、z方向的扩散参数,m。常取σX=σy。
计算结果见表5.2-1。
表5.2-1 火灾伴生大气污染预测
|
CO |
非甲烷总烃 |
|||
有风3.5m/s |
静小风0.5m/s |
有风3.5m/s |
静小风0.5m/s |
||
最大落地浓度(mg/m3) |
33.69 |
52.53 |
25.33 |
39.72 |
|
出现距离(m) |
462 |
21 |
462 |
21 |
|
LC50 |
超标范围(m) |
- |
- |
- |
- |
标准(mg/m3) |
2069 |
- |
|||
车间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
超标范围(m) |
340-580 |
0-95 |
- |
- |
标准(mg/m3) |
30 |
- |
|||
空气质量标准 |
超标范围(m) |
240-1330 |
0-210 |
60-1750 |
0-580 |
标准(mg/m3) |
10 |
4 |
|||
影响时间 |
事故发生后15min恢复 |
事故发生后28min恢复 |
事故发生后26min恢复 |
事故发生后40min恢复 |
预测结果表明:在考虑有风条件下和静小风条件下,火灾爆炸引起的CO均不会出现半致死浓度范围,但有部分区域浓度超过车间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空气质量标准。对下风向1.33km范围内的居民会有短暂影响,一次浓度瞬间会超过GBZ2-2002标准要求,但将在事故发生15min(有风)或28min(静小风)后将逐步结束影响。不完全燃烧产生的非甲烷总烃在一定范围内超过空气质量标准,对下风向1.75km范围内的居民有短时影响,但在事故发生26min(有风)或40min(静小风)后将逐步结束影响。
对油品泄漏事故发生后烃类气体的挥发扩散进行预测,非正常排放模式采用导则推荐的估算模式。
预测结果见表5.2-2。
表5.2-2 油品泄漏时大气影响预测
|
非甲烷总烃 |
最大落地浓度(mg/m3) |
71.10 |
空气质量标准(4 mg/m3) 超标范围(m) |
300-400 |
从预测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当油品发生泄漏时,进入防火堤内的油品不断挥发,将对罐区周围的空气质量产生污染,最大落地浓度达71.10mg/m3,但受污染的范围内无居民点。
本项目位于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距离本项目最近的主要水体是新塘河。事故状态下的泄漏油品,甲级危险化学品和消防污水均收集于围堰和事故池内,经厂内废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排入污水处理厂。因此,事故状态下对流域水体环境造成的污染影响很小。
罐区地表混凝土硬化地面处理,在事故发生时,泄漏液体不会直接进入水体,并对土壤、地下水没有影响。
1、风险值计算
功能单元的风险值(R)为最大可信灾害事故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是风险评价的表征量,包括事故的发生概率和事故的危害程度。按下式计算:
R=P·C
式中:R-风险值
P-最大可信事故概率(时间数/单位时间)
C-最大可信事故造成的危害(损害/单位时间)
即最大可信事故所有有毒有害物泄漏所致环境危害C为各种危害Ci的总和。而在实际应用中,若事故发生后下风向某处,化学污染物i的浓度最大值Dimax大于或等于化学污染物i的半致死浓度LCi50,则事故导致评价区内因发生污染物致死确定性效应而致死的人数即为Ci。
风险评价需从最大可信事故风险R中,选出危害最大的作为最大可信灾害事故,并以此作为风险可接受水平的分析基础,即:
Rmax=f(Rj)
根据前面的分析内容可知:本项目的最大可信事故为储罐等破裂引起的基础油泄漏或丙酮、二甲苯、盐酸泄漏,从而引发的环境污染,最大可信事故的概率为1.2×10-6(次/年),死亡危险范围内主要为罐区巡检职工,此区域区内人口数约为4人,根据风险值公式计算,可得到本项目的最大风险值为4.8×10-6死亡/年。
2、风险分析
本项目的最大可信事故为储罐等破裂引起的基础油、丙酮、二甲苯、盐酸泄漏,从而引发的环境污染,最大可信事故风险值为4.8×10-6死亡/年。小于目前化工行业的可接受风险水平(8.33×10-5死亡/年),因此确定本项目的风险水平是可以接受的。
风险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管理不当、操作失误及设计不合理等引起的。因此,要从项目设计、管理、操作方面着手防范事故的发生,建立健全的制度,采取各种措施,设立报警系统,杜绝事故发生。
环境风险管理是对可能存在的事故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控制和防治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对可能造成的环境灾害制订应急预案,减少环境事故风险。
企业已组建安全环保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通过技能培训,承担该公司运行中的环保安全工作。
安全环保机构将根据相关的环境管理要求,结合太仓市和港区具体情况,制定公司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格的生产操作规则和完善的事故应急计划及相应的应急处理手段和设施,同时加强安全教育,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在项目现有风险防范措施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风险防范要求,提出以下措施。
(1)公司组建了环保管理小组,配备环保负责人员,通过技能培训,承担该公司运行中的环保安全工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2)公司雨污管网均设有紧急切断阀,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切换阀门,将污染控制在厂区内。——依托现有
(3)全厂采用电话报警系统,以及水喷淋系统等灭火设施。
(1)根据火灾危险性等级和防火、防爆要求,建筑物的防火等级均满足建筑防火要求。凡禁火区均设置了明显标志牌。安全出口及安全疏散距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要求。
(2)公司有完善的安全消防措施,配备完善消防系统,厂区设有2个1200 m3和1个400 m3的消防水罐,设有固定泡沫灭火系统及冷却水喷淋系统。各重点部位罐区设备设置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和设置完善的报警联锁系统、以及水消防系统和ABC类干粉灭火器等。
(3)火灾报警系统:全公司采用电话报警,生产车间、仓库、值班室和厂办公室设置报警电话。
6.1.2排水系统预防措施
(1)排水系统
本公司排水系统采用清污分流、雨污分流。雨水系统分为污染区和非污染区,生产装置区、储存区为污染区,办公楼等不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区域为非污染区。
非污染区雨水经雨水管网就近排入水体;污染区初期雨水收集进入厂区应急水池,一般雨水经切换装置切换至雨水管网。
(2)排放口设置与控制
公司按照规范分别设置污水排口和雨水排口。为防止物料泄漏进入雨水管网,在车间和储存区设有排水沟,一旦发生事故,可通过排水沟将泄漏液排入污水处理装置,以免污染水体。
6.1.3 物料泄漏事故预防措施
泄漏事故的预防是生产和储运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发生泄漏事故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等一系列重大事故。经验表明:设备失灵和人为的操作失误是引发泄漏的主要原因。因此选用较好的设备、精心设计、认真的管理和操作人员的责任心是减少泄漏事故的关键。本项目主要采取以下物料泄漏事故的预防:
(1)在装卸液体化工品作业时,要严格管理,按章操作,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罐区设围堰,以防止含油污水进入雨水管网,同时设污水集水池,污水经厂内废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排放。
(2)经常检查管道接头和阀门处的密封情况,地上管道应防止汽车碰撞,并控制管道支撑的磨损。定期系统试压、定期检漏。
(3)对于小型跑冒滴漏,应有相应的预防及堵漏措施,防止泄漏事故的扩大。
6.1.4 火灾的预防
(1) 设备的安全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测,检测内容、时间、人员应有记录保存。安全检测应根据设备的安全性、危险性设定检测频次。
(2) 控制油品输送流速,禁止高速输送,减少管道与物料之间摩擦,减少静电产生。在储存和输送系统及辅助设施中,在必要的地方安装安全阀和防超压系统。
(3) 在储罐、管道以及其它设备上,设置永久性接地装置;在装卸油品时防止静电产生,防止操作人员带电作业;在危险操作时,操作人员应使用抗静电工作帽和具有导电性的作业鞋;要有防雷装置,特别防止雷击。
(4) 加强火源的管理,严禁烟火带入,对设备需进行维修焊接,应经安全部门确认、准许,并有记录。
(5) 完善安全消防措施。从平面布置上,罐区、装卸区等各功能区之间应按国家消防安全规定,设置足够的安全距离和道路,以便安全疏散和消防。各重点部位罐区设备设置DCS系统控制和设置完善的报警联锁系统、以及水消防系统和ABC类干粉灭火器等。在必要的地方分别安装了火灾探测器、感烟或感温探测器、雨污切换阀等,构成自动报警监测系统,并且对该系统作定期检查。
(1)排水系统
建设项目排水系统采用清污分流制,雨水系统污染区和非污染区单独设置,罐区等为污染区,办公室等不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区域为非污染区。仓库、车间周围均设有排水沟。
非污染区雨水直接排入雨水管网;污染区排水沟配套设置有集水井,集水井设置切换装置。正常情况下污染区初期雨水由围堰收集后排至污水管网,收集至隔油沉淀池,经预处理后回用于地面清洗用水,地面径流(后期雨水)经集水井切换至雨水管网。事故状态下,发生事故的泄漏油品、消防液等可保证收集在围堰和事故池内,对泄漏油品进行回收后,由排水沟汇流至污水处理池,对污水处理造成冲击的油性物质,经隔油处理后可满足污水接管要求。
(2)排放口设置与控制
厂区设有6个雨水排放口(现有项目设计及建造在1996年前后,因此雨水排放口分布在公司周围)和一个污水接管口。因此在事故状态下,厂区内闸阀立即关闭,可以彻底截断事故污水排入外界水体的路线。待事故状态消除、事故污水得到有效处置、污水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要求后方可重新开启。确保事故污水不排入外界水体,从而不对外界水环境造成冲击。
(3)事故排水储存
本项目事故废水计算如下:
根据《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事故储存设施总有效容积按下列公式计算:
V总=(V1+V2-V3)max+V4+V5
其中:V1 - 收集系统范围内发生事故的一个储罐或一套装置的物料量,m3
V2 - 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消防水量,m3
V3 - 发生故事可以转输到其它储存或处理设施的物料量,m3
V4 - 发生事故时仍必须进入该收集系统的生产废水量.m3
V5 - 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收集系统的降雨量,m3
①物料泄漏量
项目单个基础油最大存储能力8500m3,则V1=8500m3。
②消防废水计算
罐区消防设计采用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及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消防用水量按同一时间内罐区火灾次数为一次计。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消防给水以1个着火罐(项目最大单罐容积8500m3,直径Φ28.9m,高13m),3个邻近罐(1个单罐容积8500m3,直径Φ28.9m,高13m,2个单罐容积5000m3,直径Φ21.4m,高14m)发生火灾时进行计算,供水强度均为2.5 L/min·m3。着火罐消防冷却水量为1275m3/h,邻近罐消防冷却水量为2775m3/h,火灾延续时间为2h,一次消防冷却水量为8100m3。泡沫混合液强度为5L/min·m2,罐区面积约为6000m2,供给时间为30min,所需消防水量为900m3。故总的消防用水量约为9000m3,则:V2=9000m3。
① 储罐围堰
本次风险评价以全厂作为评价对象,将单个容积最大储罐泄漏最大可信事故,保守估计,厂区储罐罐区面积约为43000m2,围堰有效高度为1.6m,罐组内储罐占地面积约为33500m2,则 V3=(43000-33500)×1.6=15200m3 。
④生产废水量
根据项目工程分析内容,项目无工艺废水产生,V4为 0。
⑤降雨量
V5=10qF
式中:q - 平均日降雨量,mm;q=年平均降雨量/年平均降雨日数,取年平均降雨量为1064.8mm,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40天,则q=7.61mm。
F - 必须进入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雨水汇水面积必须进入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雨水汇水面积主要为罐组围堰内面积,全厂共计约2.3ha。则V5=10×7.61×2.3=175m3。
⑥事故应急池大小计算
V总=(V1+V2-V3)max+V4+V5 =(8500+9000-15200)+175 =2475m3
厂区已设置容积约为3200m3的事故池(兼消防尾水池)1座,其中有效容积为3000m3,能够满足本项目事故排水储存的要求。
本项目罐区建设的同时完善事故废水收集系统(排水沟、泵等),保证各单元发生事故时,储存区泄露物料将会容纳在围堰内,泄漏油品或消防废水、初期雨水能迅速、安全地进入收集井,经泵进入事故池。
消防水系统
(1)甲级危险化学品储存间: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仓库周围应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要求,该危险品仓库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为15L/s。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室外消火栓保护半径不应超过120m。在仓库室外道路旁有可以利用的室外消火栓,本次不需要新增。
(2)新增储罐区:本项目新增的基础油罐区3个储罐和成品油罐区储罐分别引入4根消防竖管并在罐顶布置成穿孔管,每根管道的控制阀门均设置在防火堤外便于操作的位置。
(3)技改调配间:技改调配间为Ⅲ级丙类单层厂房,耐火等级为二级,与现有1#仓库为一个防火分区,厂房高度均小于24m,体积均小于2000 m3,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关规定仓库应设室内消火栓系统。本项目技改调配车间新增室内消火栓3支,接自1#仓库消防水管网,室外消火栓利用现有道路旁的室外消火栓。
泡沫系统
按照《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有关规定,可能发生可燃液体火灾的场所宜采用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本次新增储罐半固定泡沫灭火系统或移动式泡沫灭火系统。
为了有效地扑救初起火灾,减少火灾损失,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的规定,在罐区内各场所设置小型手提灭火器及推车式灭火器,灭火器的选择采用干粉型A、B、C类灭火器或泡沫灭火器。灭火器设置在位置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影响安全疏散。手提式灭火器设置在灭火器箱内。灭火器的摆放应稳固,其铭牌应朝外。
本次拟新增小型灭火器配置如表6.2-1所示
表6.2-1 本次拟新增小型灭火器配置一览表
工段或厂房 |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MFT/ABC20 |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MF/ABC6 |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MF/ABC5 |
灭火器箱(2只装) |
备注 |
添加剂储罐区 |
1 |
4 |
/ |
2 |
|
成品油罐区 |
/ |
/ |
/ |
/ |
依托现有 |
基础油罐区 |
2 |
8 |
/ |
4 |
|
甲类化学品储存间 |
/ |
/ |
8 |
4 |
|
技改调配间 |
/ |
8 |
/ |
4 |
|
合 计 |
3 |
20 |
8 |
14 |
|
6.2.2物料泄漏事故预防措施
(1)由于本次新增储罐在现有罐区内,现有罐区已设置围堰,本次无需增加围堰。在日常管理中,需经常检查维修围堰。
(2)经常检查新增管道接头和阀门处的密封情况,地上管道应防止汽车碰撞,并控制管道支撑的磨损。定期系统试压、定期检漏。
(3)对于小型跑冒滴漏,应有相应的预防及堵漏措施,防止泄漏事故的扩大。
(4)对新增储罐区、技改调配间以及甲级危险化学品储存间作重点防渗处理。以防危险品泄漏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6.2.3火灾预防措施
(1)在新增的甲级危险化学品储存间设置永久性接地装置;在装卸危化品时防止静电产生,防止操作人员带电作业;在危险操作时,操作人员应使用抗静电工作帽和具有导电性的作业鞋;要有防雷装置,特别防止雷击。
(2)对新增的甲级危险化学品仓库加强火源的管理,严禁烟火带入,对设备需进行维修焊接,应经安全部门确认、准许,并有记录。
(3)在甲级危化品储存间分别安装了火灾探测器、感烟或感温探测器、雨污切换阀等,构成自动报警监测系统,并且对该系统作定期检查。
(4)将各类甲级危险化学品密封包装后放置在防火柜中,以防发生火灾。
埃克森美孚(太仓)石油有限公司自建成以来已建成项目生产过程中各生产、储存装置运行状况良好,各项风险防范措施落实较为到位,目前未发生过较大风险事故。本公司已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应急预案,已取得苏州市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的备案,备案编号:32058520160024-M,并保持定期应急演练,各项应急物质准备齐全。
公司内部已成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领导小组,下设环境应急处置办公室,负责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组织应急处置专业队伍,并组织实施应急抢救、处置和演练,检查、督 促做好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的各项准备工作。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办公室,负责日常的工作。发生环境事故时,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负责通知指挥领导小组所有成员参加事故应急救援处理工作。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以应急处置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立即成立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公司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指挥部设在生产部。
应急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为公司主要负责人,成员为各小组负责人。副总指挥在总指挥不在厂时,行使总指挥职责。副总指挥应有1人常住厂区。
厂区现有应急救援小组设置情况详见表7.1-1和图3。
图3 厂区现有应急救援小组设置情况
序号 |
公司职务 |
姓名 |
应急预案职责 |
电话号码 |
1 |
厂长 |
曾宏基 |
总指挥 |
18121565862 |
2 |
营运经理 |
彭鸿川 |
副总指挥 |
18962406827 |
3 |
行政经理 |
孙喆 |
应急救援 |
18918686259 |
4 |
安全经理 |
叶丹辉 |
应急治安 |
17751216900 |
5 |
化验室经理 |
刘振中 |
安全救护 |
18918686313 |
6 |
行政主管 |
彭艳琴 |
引导疏散 |
18051795387 |
7 |
安全主管 |
林敏 |
物资供应 |
18915785826 |
8 |
安全技术员 |
徐建雷 |
应急监测 |
18086722881 |
9 |
维修经理 |
朱宪中 |
抢险抢修 |
18962609688 |
10 |
行政干事 |
周寿有 |
通讯联络 |
18051799880 |
(1)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主管部门有关环境安全的方针、政策及规定。
(2)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全盘组织指挥应急预案队伍开展事故应急救援行动、善后处理、生产恢复。
(3)负责保护现场及相关数据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公安消防、安监、环保、质检、卫监)报告发生的事故。
(4)及时通报友邻单位,告知灾情程度、风向等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支援请求。
(5)负责组织或协调上级主管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处理,事故的整改。
(6)负责公司应急设施(备)(如堵漏器材、围堰、环境应急池、应急监测仪器、防护器材、救援器材和应急交通工具等)的建设,以及应急救援物资,特别是处理泄漏物、消解和吸收污染物的化学品物资(如活性炭、木屑和石灰等)的储备;检查、监督公司内应急救援设施(备)的日常维护和应急物资的储备;完善堵漏器材、消防用具、环境应急池、应急监测仪、防护器材、救援器材、应急交通工具等基础应急设施建设。
(7)定期检查车间突发环境事件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督促各车间班组加强防范意识,强化职工应急救援知识。
(8)负责组织环境应急预案的外部评审,负责审批环境应急预案并根据公司的发展定期对其进行更新。
(9)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环境进行修复、事件调查,对时间进行总结分析。
(10)对职工进行有计划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知识培训,根据应急预案内容进行相关演练,并向周边企业、村落提供有关危险物质特性、救援知识等宣传材料。
(11)调查、统计公司内危险物质和重点环境风险源,负责建设并维护公司危险物质和环境风险源等信息管理库;
(12)检查、监督公司及公司内各单位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队伍的组建,依据公司条件和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 事件类型,建立(或依托)专业救援队伍,包括通讯联络队、应急救 援队、抢险抢修队、安全救护队、治安队、引导疏散队、物资供应队和环境应急监测队等;明确环境应急时各级人员和各专业救援队伍的具体职责和任务,以便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快速、有序、高效地开 展应急救援行动;
(13)负责筹建并维护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中心专家咨询系统,建立专家名单及联系方式,并保持正常交流;在事件发生时组织专家开展应急救援咨询工作。专家由突发环境事件相关的各领域专家组成;
(14)发动组织环境应急志愿救援组织,并制定与周围具有一定环境应急能力的大型企业、其他公司等的区域联防方案。汇总社会各种志愿援助组织以及区域联防组织的名称、电话、规模等。
2、应急救险组职责
①担负事故的抢险工作,担负灭火、洗消、堵漏任务;
②负责关闭厂区与外界水体联系的阀门,启动事故应急池;
③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预测设备、管道泄漏部位,进行计划性检修,并进行封、围、堵等抢救措施的训练和实战演习;
④事故发生后,携带抢救伤员的器具赶赴现场,查明有无中毒人员及操作者被困,及时使严重中毒者、被困者脱离危险区域;
⑤切断事故源和排除现场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
⑥负责现场抢救过程的通讯联络,视事故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报告,请求联防力量救援;
⑦经常检查现场固定的消防泵、移动灭火器等,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3、抢险抢修组职责
①事故发生后,迅速奔赴现场,对事故原因进行初步判断,切断事故源,防止事故扩大;
②在事故得到控制后,迅速抢修设备、管道,控制事故;
③负责设备的维护,防止事故的发生;
④配合公司的应急演练工作。
4、安全救护组职责
①熟悉厂区内危险物质对人体危害的特性及相应的医疗急救措施;
②统计应急救护所需的药品、器材,负责与外部医疗机构联系,确保应急药品、救护器材的供用;外部医疗救护机构应储备足量的急救器材和药品,并能随时取用;
③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做好准备工作,第一时间与外部医疗机构联系。中毒者送来后,根据中毒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伤者进行输氧急救,重伤员及时转院抢救。
④当厂区急救力量无法满足需要时,向其他医疗单位申请救援并迅速转移伤者。
5、物资供应组
①负责厂内应急救援器材的统计、保管和维护,应急器材不足时,应向领导层反映,申请购置。
②事故发生时,根据事故发生情况和现场需要,准备抢险抢救物资和器材,并提供使用。
③厂内器材不足时,及时向外单位联系,调剂物质、工程器具等;
④事故消除后,负责器材的清点、洗消、维护和补充,并做好登记。
6、引导疏散组职责
①制定厂内的人员疏散路线图。
②事故发生时,组织人员进行疏散;事故扩大到厂外时,负责组织厂外群众疏散转移,转移方向和位置根据事故发生时的风向风速确定。
③与当地交通管理部门联系,在环境事故发生时,组织人员疏散,配合交通管制。
④演练时负责组织人员疏散演练,并查找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7、治安组职责:
①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治安组根据事故情景配戴好防毒面具,迅速奔赴现场;根据事故影响范围,设置禁区,布置岗哨,加强警戒,巡逻检查,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禁区;
②接到报警后,封闭厂区大门,维持厂区道路交通程序,引导外来救援力量进入事故发生点,严禁外来人员入厂围观;
③警卫警戒组应到事故发生区域封路,指挥抢救车辆行驶路线,指挥群众正确疏散。
8、通讯联络组职责
①通信联络组接到报警后,立即通知应急指挥机构负责人,同时召集应急指挥机构成员,便于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②及时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反映各小组进展情况,及时向各小组传达领导小组的指令;
③负责与外部企业、居民、学校、消防、医疗、交通、环境监测等部门的联系,使周边及时了解事故危害程度,便于及时转移疏散和及时控制污染。
⑤负责与外界技术专家、应急物资供用部门的联系。
⑥事故发生后,及时掌握事故信息,及时向当地政府部门汇报处置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以及事故发展趋势。在事故得到处置后,像有关部门报告事故发生的原因、影响情况、造成的损失,便于政府的通报。
9、监测组职责
①根据本公司的事故发生类型和污染因子,配备相应的便携监测仪器和人员,委托太仓市环境监测站监测,组织人员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并对仪器进行维护。
②事故发生时,根据风向、风速和污染因子,对下风向和敏感目标的环境空气进行监测,随时上报污染转移动向。造成水体污染时,对相关水体进行监测,及时上报下游污染情况。
③在事故发生过程中,随时密切关注污染转移动向和污染消减情况,直至污染得到消除,方可结束监测。
1、24小时有效报警装置
公司内危险化学品事故报警方式采用内部电话和外部电话(包括手机、对讲机等)线路进行报警,由指挥组根据事态情况通过公司通讯系统向公司内部发布事故消息,做出紧急疏散和撤离等警报。需要向社会和周边发布警报时,由指挥组人员向政府以及周边单位发送警报消息。事态严重紧急时,通过指挥组直接联系政府以及周边单位负责人,由总指挥亲自向政府或负责人发布消息,提出要求组织撤离疏散或者请求援助,随时保持电话联系。
在生产过程中,岗位操作人员发现危险目标发生泄漏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操作人员无法控制时,立即向现场领导或值班工程师报告,现场领导或值班工程师依据泄漏事故的类别和级别,应立即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有关成员汇报,确定应急救援程序,并通知领导小组和其它成员。
2、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
公司应急救援人员之间采用内部和外部电话(包括手机、对讲机等)线路进行联系,禁止随意更换电话号码。特殊情况下,电话号码发生变更,必须在变更之日起48小时内向行政部报告。行政部必须在24小时内向各成员和部门发布变更通知。
(1)门岗为24小时值班,一旦发生事故,通过内、外线电话、对讲机与有关应急救援部门、人员联系;
(2)公司有关应急指挥成员的手机实行24小时开机,发生紧急情况时通过手机联系、传达有关应急信息和命令;
(3)报警:库区现场人员发现火灾或泄漏时,可通过现场火灾报警按钮或无线对讲机报警;
(4)必要时通过广播通报事故情况及通知有关人员实施应急行动;
(5)事故信息通报:发现事故信息人员向调度或部门负责人报告,接报人向总经理或报告、通知安全环保部门,指挥现场处置,总经理或安全环保部门经理视事故程度、应急等级发出应急救援指令,提出应急响应建议措施,启动相应应急预案。
1、责任报告部门和责任报告人
突发环境风险部门和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为逐级责任报告部门;使用风险源的岗位员工、第一发现者、责任报告部门的负责人为逐级责任报告人。
2、突发环境风险所在部门的应急响应
突发环境风险所在部门(操作部)立即向值班员报告的同时,应积极有效地组织职工进行自救互救。并做好先期处置工作。
3、公司应急指挥部的应急响应
公司应急指挥部接到报警后,立即集中应急小组成员,判断事故预警等级,发出事故预警信号,根据事故状况和预案组织应急抢险, 并在当事故范围变化时根据实际情况提升或降低事故预警信号。
4、公司应急事故处置机构的应急响应
公司应急指挥部接到报警后,立即集中小组成员,通知各应急事故处理队伍,并进行事故的核实,报告太仓市港区消防中队、太仓市环保局、太仓市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太仓市安监局。在太仓市港区政府、太仓市市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公司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状况和预案组织下达应急指挥的命令,配合太仓市环保局对突发环境风险事故进行分析,准确判断和确定事故的等级。同时指导督促各应急事故处理队伍开展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根据突发事故应急处理需要调集应急物资和设备。同时,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防止突发事故再次发生,必要时处于应急准备状态。
5、应急事故处理保障队伍的应急响应
(1)应急救援组接到通知后,迅速集合队伍奔赴现场,根据事故情形正确配戴个人防护用具,切断事故源;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抢修指令,迅速抢修设备、管道,控制事故,以防扩大,并担负事故的抢险和抢修工作,担负灭火、洗消和抢救伤员任务;组员配戴好防毒面具,携带抢救伤员的器具赶赴现场,查明有无中毒人员及操作者被困,及时使中毒者、被困者脱离危险区域;开启现场固定消防装置进行灭火;协助事故发生单位迅速切断事故源和排除现场的易燃易爆物质;
(2)抢险抢修组接到通知后,迅速查明有毒有害物的种类,确定警戒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并对进行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堵漏的抢修队员进行气体防护监护,指导抢险抢修人员正确使用防护用具;并同时协调各应急组的相互配合,以确保应急指挥部的命令能确切的执行。
(3)安全救护组到达现场后立即对送来的伤病人员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后送医院抢救,当厂区急救力量无法满足需要时,向其他医疗单位申请救援并迅速转移伤者;
(4)物资供应组根据生产部门、事故装置查明事故部位管线、法兰、阀门、设备等型号及几何尺寸,对照库存储备,及时准确地提供备件;根据事故的程度,及时向外单位联系,调剂物质、工程器具等;负责抢险救援物质的运输。
(5)引导疏散组接到报警后,根据事故情景配戴好防毒面具,迅速奔赴现场;根据火灾、泄漏影响范围,设置禁区,布置岗哨,加强警戒,巡逻检查,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禁区;并封闭厂区大门,维持厂区道路交通程序,引导外来救援力量进入事故发生点,严禁外来人员入厂围观;并指挥抢救车辆行驶路线,指挥群众正确疏散。
(6)通讯联络组在接到报警后,立即通知信息管理员、检修人员及技术人员待命,信息管理人员应确保事故处理外线通畅,应急指挥部处理事故所用电话迅速、准确无误;并迅速通知应急指挥部、各救援专业队及有关部门、车间,查明事故源外泄部位及原因,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下达按应急预案处置的指令;负责向领导报告,向有关部门、单位发布事故警报,做好厂内及周边单位人员疏散信息传递工作。
(7)治安组在接到报警后,立即组织人员,在事故现场建立隔离带,配合疏散组疏散人员,在事故现场进行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8)监测组在接到事故报警后,在了解事故类型、污染因子后,迅速组织人员,对下风向进行监测,或者对水体下游进行监测,并配合有关部门对污染的消除处理。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事件类型、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结合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响应工作。
1、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应急措施
(1)储罐火灾应急处置
1)各作业岗位停止作业,关闭相关的机泵、电源,相临贯通的储罐或管道工艺阀门,转移现场可燃或易燃物品;
2)就近人员立即抢救或搜寻可能的受伤、被困人员;
3)发现者向当班主管报告,主管接报后立即向公安消防队报警,并向公司应急指挥报告;
4)检查事故罐区污、雨排水阀,确认处于关闭状态(视罐区内污水与消防水情况及时开启污水阀排至污水池);
5)正确操作应急事故池相关阀门,将消防水、消防泡沫等污染物排入应急池;
6)检查封堵防火堤的泄漏孔洞,用砂土封堵,防止污水与受污染消防水外溢;
7)遇有物料泄漏时,及时组织人员用围油或化学吸液棉、沙土围堵或引至应急事故池;
8)公安消防队到场后,由消防指挥员指挥火灾扑救,公司抢险人员协同扑救;
9)遇着火罐离临近周边企业较近,有可能影响周边企业时及时通报周边企业,告知作好相应的防范准备;
10)遇火势无法控制,着火罐有迹象发生爆炸或危及临近罐爆炸时,及时疏散撤离宣传所有人员;
(2)生产车间火灾处置
1)确认起火地点或位置;
2)按报告程序报警;
3)就地使用现场与附近灭火器扑救;
4)疏散建筑物内无关人员;
5)转移重要物资、资料或易燃、可燃物资;
6)如有人在建筑物内时,须在安全的条件下组织搜救或通知消防人员搜救。
(3)火灾处置注意事项:
1)灭火抢险时应视现场情况和人员力量、设施,按有利于灭火和控制火势蔓延,灵活实施具体灭火抢险措施;
2)抢险人员应注意作好自身防护,需要时佩戴呼吸防护器具;
3)对接近火场的抢险人员应穿着防火隔热服,注意用喷雾水进行掩护;
4)在无把握扑救时注意加强对设备和建筑物的冷却,控制火势等待增援;
5)在有可能发生对人身重大伤害时,及时撤离现场人员;
6)公安消防队到场后及时提供燃烧物质特性、储量、工艺设备等火场情况,服从消防部门的指挥。
(4)储罐泄漏应急处置
1)停止作业,关闭有关机泵、阀门;
2)按报告程序报告;
3)控制一切火源,在变电所切断泄漏区域电源;
4)派员监测泄漏气体浓度;划定警戒区域,疏散无关车辆、人员,控制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5)准备消防器材、设备,作好扑救准备;
6)检查污、雨排水阀,确认处于关闭状态;
7)组织人员盛接回收泄漏物,使用堵漏工具、材料控制泄漏或倒罐;
8)检查封堵防火堤孔洞,防止外流;
9)泄漏控制后,冲洗清理现场;
10)如物料流入河内时:a、迅速用围油缆(或绳)围拦堵截,控制泄漏源;b、投放吸油棉或吸液棉吸附物料;c、用划片泵收吸回收泄漏物;d、联系通知水利部门关闭随塘河水闸,控制泄漏污染随水流扩散;e、联系报告环保部门协助处置;f、联系水域附近企业单位,通报情况、告知作好应对准备;
(5)管线、阀门、法兰泄漏应急处置
1)立即停止作业;
2)按报告程序报告;
3)关闭有关阀门、机泵,控制泄漏源;
4)盛接、围堵泄漏物料;
5)使用堵漏设备、器材封堵泄漏点;
6)泄漏控制后,冲洗清理现场;
7)准备消防设施、器材,作好灭火准备,视情喷雾稀释挥发气体;
8)将收集到的废水、冲洗废水排入应急事故池。
2、 水污染事件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
(1)现场应划定警戒区域,派员警戒阻止无关车辆、人员进入现场;
(2)使用防爆抢险、回收设备、器具,进入现场人员需穿着防静电防护服、鞋,释放人体静电;
(3)切断泄漏场所内电源,控制一切火源,现场禁止使用非防爆通讯器材;
(4)现场人员必须配戴相应有效的呼吸防护器具;
(5)现场浓度较大时,视情用喷雾水稀释;
(6)有影响邻近企业时,及时通知,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7)需要时,向邻近企业请求设备、器材和技术支援;
(8)必要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并请求增援;
(9)现场清理泄漏物料时:a.将冲洗的污水应排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危险固体废弃物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b.清理时可咨询有关专家,以决定安全和最佳方法后进行,必要时由具备资质的清洗机构清洗。
(10)污染水域时,及时与水利部门联系暂停有关水闸放水,防止污染水域扩大蔓延;
(11)产生的废水如超出污水排放三级标准,则排入应急事故池。
3、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迅速将中毒患者移离现场至通风处,脱去污染衣服,并注意患者保暖,用清水彻底冲洗被污染的部位,视情况做好现场抢救工作。必要时,迅速送严重者至最近的医院急救。其余受伤人员应该在急救组的帮助下尽快撤离到安全区域,或马上转到厂区外空地,以方便外援救护车的救助。
对烧伤皮肤的人员,应立即将其移至空气新鲜处,脱离烧伤现场,解除呼吸道梗阻,并尽快涂上治烧伤的药膏。
出现昏迷状况的,如呼吸停止、心搏存在的伤员,要应用人工呼吸法,有条件的可以给氧气吸入;对于心搏停止、呼吸存在的伤员,主要进行体外心脏按压,辅以人工呼吸。
对生命受到威胁的受伤人员要及时送医院急救,陪同人员必须向医生详细提供受伤人员的致伤信息及已经进行的救治措施,让医生节省宝贵的救治时间。
4、现场保护
一旦发生较大或严重污染事故,对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实施交通管制,除救护车、消防车、抢险物资运输车、指挥车辆可进入事故隔离区内,其它车辆均不得进入事故隔离区内;对原停留在隔离区内的车辆实施疏导。
(1)事故发生后,在事故处理期间,由治安组组织警戒,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2)事故处理结束后,事故发生部门、岗位实行警戒,未经应急指挥部批准,所有人员禁止进入事故现场;
(3)事故现场拍照、录像,除事故调查管理部门或人员外,需经总指挥批准;
(4)事故现场的设备、设施等物件证据不得随意移动和清除,抢险必须移动的需作好标记。
1、内部监测资源
本公司内部不配备环境监测设备和环境监测人员。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可能造成外部环境污染时,应急监测依托外部监测资源进行。
2、外部监测资源
公司可利用的外部监测资源有太仓市环境监测站和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当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立即联系外部监测机构,开展监测工作,为应急处置提供决策服务。
3、应急监测要求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公司应急指挥部应迅速组织监测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委托太仓市环境监测站和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确定监 测方案(包括监测布点、频次、公司和方法等),及时开展应急监测工作,在尽可能短时间内,用小型、便携仪器对污染物种类、浓度、污染范围及可能的危害作出判断,以便对事件及时、正确进行处理。
监测方案的主要内容为:
(1)选定监测分析方法;
(2)确定相应的监测仪器和采样设备;
(3)根据污染情况初步确定监测点位的布设、采样方式和频次;
(4)根据事故情况确定监测人员的防护装备。
4、应急监测方案
(1)监测点位
①空气监测点
根据废气污染事故严重程度和泄漏量大小,以事故源为中心,分别在距离事故源下风向按照间隔的扇形或圆形区域布点,并根据污染物的扩散情况,在不同高度上进行采样。
监测因子为:根据事故范围选择适当的监测因子,选择一氧化碳、非甲烷总烃为监测因子。
监测时间和频次:按照事故持续时间决定监测时间,根据事故严重性决定监测频次。一般情况下一氧化碳、非甲烷总烃等特征因子,每小时监测1次,随事故控制减弱,适当减少监测频次。
测点布设:按事故发生时的主导风项的下风向,考虑区域功能,布设2~4监测点,1~2个位于项目厂界外10m处,其余设在下风向的环境敏感点附近。
②水环境监测点
监测因子为:根据事故范围选择适当的监测因子,以COD、石油类作为监测因子。
监测时间和频次:按照事故持续时间决定监测时间,根据事故严 重性决定监测频次。一般情况下每小时取样一次。随事故控制减弱,适当减少监测频次。
测点布设:在公司的污水总排放口设置1~2个水质监测点,在项目所在段长江和下游设置1~2个水质监测点。
5、监测人员防护
环境事故监测人员应佩戴防护设备,身穿防化服,戴防化眼镜和橡胶手套,佩戴自给式正压呼吸器。
6、监测报告
监测小组的监测结果应及时上报给应急指挥机构和政府部门,便于及时发布污染扩散和消除信息。应急监测工作结束后,编写应急监测工作总结并建档,对整个事件发生过程中形成的监测报告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向应急处置小组、太仓市监测站及相关部门报告,为以后环境污染事故的预警、监测、处理积累经验。
发生危险事故时,应及时上报园区管委会,并逐步上报地方政府部门,启动应急预案,然后按照应急方案的流程操作,根据园区及上级部门对风险管理的措施要求,及时通报给周遍企业及保护目标内的人群,制定应急预案。
报警通知方式:事故报警的及时与正确是能否及时实施应急救援的关键。当发生突发性泄漏或火灾爆炸事故时,事故单位或现场人员,除了积极组织自救外,必须及时将事故向有关部门报告。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时间、地点及单位;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事故性质(外溢、爆炸、火灾);危险程度及有无人员伤亡;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
交通保障、管制:根据事故情况,建立警戒区域,危险区边界警戒线,为黄黑带,警戒哨佩带臂章,救护车鸣灯。事故发生后,应根据化学品泄漏的扩散情况或火焰辐射热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警戒区一般设定以事故源为中心,半径由具体泄漏物和泄漏量而定。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
(1)污染治理措施的衔接
当风险事故废水超过全厂能够处理范围后,应及时向园区相关单位请求援助,帮助收集事故废水,以免风险事故发生扩大。
(2)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的衔接
厂内消防站、消防车辆与聚集区消防站配套建设;厂内采用电话报警,火灾报警信号报送至厂内消防站,必要时报送至园区消防站。
(1)根据分析,判定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一级。
(2)通过对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物质风险识别,确定项目的风险类型为罐体和管道破损引起的油品泄漏、火灾及次生污染,甲级危化品中的丙酮、二甲苯、盐酸泄漏等。
(3)通过对项目各类事故的发生概率及其源项的分析,确定项目的最大可信事故为:基础油储罐、丙酮瓶、二甲苯瓶、盐酸瓶泄漏,最大可信事故的概率为1.2×10-6(次/年)。
(4)对储罐、丙酮、二甲苯、盐酸泄漏后果进行计算,并通过计算机程序模拟预测,得到项目最大可信事故的后果影响值。
(5)由后果计算结果及事故发生概率算得项目最大风险值为4.8×10-6死亡/年,低于化工行业8.33×10-5死亡/年。因此,项目风险值水平与同行业比较是可以接受的。
(6)制定项目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救援措施,在采取相关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的前提下,项目风险可接受。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环境风险值水平与同行业比较是可以接受的。项目建成后,在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落实到位的情况下,将可大大降低项目的环境风险,最大程度减少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